![]() |
|
|||

天津北方網訊:85歲,本該是在家安享天倫的年紀,但本市河北區的退休工人馮和景卻放棄了這份安逸。多年來,他義務教當地的孩子們,特別是農民工子女練習武術。馮和景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健旺、身板硬朗,看起來不過六旬上下。采訪中,他希望能為孩子們做點事情,讓他們強身健體。
教人習武幫助學員
馮和景19歲那年,拜在影響他一生的著名拳師於金堂的門下。在於金堂的悉心培育下,馮和景練就了各種拳術,且各種兵刃掌握自如。馮和景說,師傅不僅讓他練就了好功夫和好身體,而且還讓他明白了一生如何做好人的人生道理。
馮和景練武術很刻苦,每天傍晚在新開河畔京津橋邊他就與一群喜愛功夫的人們拉開架勢,舞槍弄棒。因為他的武藝精湛,每次當街習武都會引得眾人的圍觀,逐漸有人想要拜他為師學習武藝。生就一副熱心腸、立志要做個好人的馮和景幾乎是來者不拒,很快便成為擁有大批徒弟的“拳師”。馮和景這一教就是幾十年。多年間,他教人武術從未收過任何報酬,相反他還倒貼錢幫助家中生活困難的學員。
經常幫扶困難孩子
記者來到馮和景家看到,客廳裡擺放著刀、槍、劍、戟等器械,顯然他已把家當成了教孩子們習武的教室,“現在天冷,可不能把孩子們凍壞了,所以就安排在我家裡學武術。”馮和景家的客廳不是很大,但一些留守兒童卻將這裡當成第二個家。每逢雙休日,他們都到馮和景家裡學習武術。“馮爺爺家有暖氣特別暖和,馮奶奶還經常給我們熬熱湯喝,做熱飯吃呢。”農民工子女曹世新說。
馮和景的鄰居、今年77歲的劉寶宗告訴記者,前不久的一天清晨,他發現馮和景正用三輪車裝運廢舊木板。劉寶宗對馮和景說:“您這麼大歲數了,運這些木頭去賣廢品,換錢花呀?”幾天後,劉寶宗纔得知,原來有一個安徽來津農民工子女,名叫董慶增的10歲男孩跟馮和景學習武術,非常刻苦和認真,但因為家庭生活不寬裕,董慶增缺乏營養,面黃肌瘦。馮和景常自掏腰包買油和雞蛋送到他家,幫他補身體。“眼看天變涼了,我想把廢舊木板運到董慶增家,好讓他們節省些買煤錢。”
傳承武術老有所為
多年前,馮和景從醬油廠退休後,就把自己教授武術的重點轉移到孩子們身上,直到如今,老人手下還有數十個這樣的“小徒弟”。馮和景說:恩師曾叮囑我,“習武的人不能吸煙、喝酒,對人要和善、厚道、熱情,要力所能及有求必應,要做個好人。這些道理讓我受益一生。來我這裡學習的都是中小學生或是農民工的子女,他們的父母平時工作忙,沒時間教他們這些。那我有責任在教他們武術的同時,讓他們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馮和景經常自豪地說:“我一生所授弟子非常之多!”他對記者說,這輩子他把“習武要正宗,做人要正直,行事要正心”當成自己做人的准則並且已經從中受益。雖然今年他已是85歲高齡的老人,但他應該“老有所為”去義務傳承中國的武術文化,來讓更多人借以強身健體。同時,他也有責任去告訴別人要善良誠實,要奉獻回報,要扶貧濟困,要做一輩子好人的做人的道理。郭子斌盛茂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