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
紅橋區區委書記趙建國做客北方網新聞會客廳 |
主持人:今年的20項民心工程紅橋區都做了哪些工作,現在進展的情況怎麼樣了?
趙建國:我們主要做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環境的提昇改造,如道路積水片改造等。二是舊樓改造,我們進行了大規模的舊樓區改造,把一些老舊樓區,管線、門洞全部重新維修,安全門、幾個管調換之後重新歸置,對26個舊樓群進行了功能性改造,包括263棟居民樓得到了重新維修,大家非常滿意。紅橋這方面的力度是比較大的。
除了一些居住方面的改造之外,這幾年從群眾醫療、教育以及文化體育等方面也在盡最大的努力為大家想辦法。教育方面,我們這幾年不斷地隨著城市的調整加大力度,今年建設了兩所學校和一個特種教育,供有些智障孩子們接受教育。目前紅橋區老學校越來越少,新學校不斷建起來。文化方面我們在加大力度,一些老的文化設施在整理,比如呂祖堂、三條石的工業博物館在改造,同時把西沽公園進行改造,成為群眾休閑、鍛煉很好的場所。此外,建設了榮寶齋的分店,建設了西沽畫院,定期地開展畫展。又把龔望、梁崎兩位老先生的博物館建起來。我們還是在培養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影響力下功夫,下一步還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水西莊的復建這一系列的工程,都是直接惠民的。
在醫療方面,紅橋區這幾年根據市裡要求,在社區的服務上下了很大功夫,現在紅橋所有的街道的社區醫療點非常方便,藥價的零差率做的非常好,減輕了群眾的負擔。
交通上,原來紅橋是東西不暢、南北不通,現在大交通有西站的交通樞紐和津滬,將來有津秦、津保,以及西站到北京的城際高鐵,西站是六種交通融為一體的樞紐,非常方便。小交通方面,現在從西北到東南走快速路到哪裡都很順,而且紅橋借著西站的建設對道路進行了調整,道路的紅線、綠線控制得很不錯,改善了群眾出行的條件,也是一個很好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