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漳縣位於甘肅省定西市南部,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也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近日,記者發現,漳縣境內212國道沿線的部分村莊在路邊豎起了一堵堵高約兩米、用琉璃瓦裝飾的牆,將路邊農戶的房屋遮擋住,部分牆體已經刷成白色。當地政府稱,修牆是進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環境。而當地村民稱,這些牆是10月份開始修建的,是『扶貧項目』,這些牆最大作用是遮丑,讓過路的領導覺得好看。(12月3日人民網)
毫無疑問,『遮羞牆』就是建給路過此地又不下車的領導看的,至於所謂的『扶貧項目』,所謂的整治村容村貌,所謂的美化人居環境,和『遮羞牆』一樣都是粉飾太平的,和『紙老虎』一樣一戳就破。然而,雖然『遮羞牆』一戳就破,但一些政府官員卻非常愛用這一招。媒體曾經報道,南京建過『遮羞牆』,溫州建過『遮羞牆』,筆者家鄉也建有『遮羞牆』。為什麼官員愛建『遮羞牆』呢?固然有官員愛用『遮羞牆』搞虛假政績這個原因,但上級官員愛看『遮羞牆』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否則誰敢建『遮羞牆』呢?
『遮羞牆』無疑是官場的遮羞布。建『遮羞牆』是中國官員的獨創,因為我國有一些官員考核官員檢查工作愛走馬觀花搞形式主義,在國道邊上坐車看一看,就到賓館聽匯報,下邊官員說什麼就是什麼,比如種樹只要匯報中有數就行,新農村建設路邊看著好看就行。於是,地方官員糊弄上級的招數頻繁見之報端。雖然『遮羞牆』之類的報道屢見報端,但『遮羞牆』卻頻出,這說明把『遮羞牆』當作政績仍然能夠繼續糊弄上級。非常荒唐的是,『遮羞牆』就是一道遮羞的形象工程,有些地方官員竟把『鄰縣也修』當作修建理由,竟說『大部分村民是擁護和支持的』,試問哪個村民會把『遮羞牆』當作『扶貧項目』?
『遮羞牆』不止是官場的遮羞布,地方官員之所以愛建『遮羞牆』,恐怕還有地方官員愛糊弄上級、不讓上級知道事實真相的『文化底蘊』吧。農村是什麼現狀呢?農民最需要什麼?不少官員都是知道的,但知道不等於去正視去解決。農民最需要的是增加收入,但政府搞的『扶貧項目』多是面子上的,極少能夠增加農民收入。比如,建一道『遮羞牆』能給農民增加多少收入,一分也不能。再比如,建文化廣場,拓寬村莊道路,這不是不可以,但三農問題的主要矛盾被忽略了,不想方設法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矛盾,農村問題就無法解決,三農問題就會永遠擺在那裡。在筆者看來,『遮羞牆』只是農村問題的『冰山一角』,希望有關部門扒倒『遮羞牆』,看清農村的真實現狀,並對癥下藥解決農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解決農民的小康問題,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就是一句空話。
我們期待『遮羞牆』及其背後的問題,能夠引起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