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是臺灣著名教育家、實驗心理學博士洪蘭教授從腦神經發育規律出發,分析孩子的大腦與性格、纔能、心智發展的關系,針對孩子成長階段出現的問題,作出專業解讀,顛覆傳統教育迷思,走出家教誤區。
我在2011年出版《長大不容易》的時候,請洪蘭教授寫了一篇文章,我從此了解了她的情況,她不僅是教育家,更重要的是科學家。我們都希望把孩子培養好,但在教育孩子中,缺少科學性,而教育是需要科學的。我們有望子成龍的急切心理,卻不知道如何通過科學教育讓孩子成為適應社會的人纔。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主編、洪蘭教授所著的《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這本書裡,我們能看到家長迫切需要得到的科學道理。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多少家長和孩子認可的一句話,但其實這話違背了科學規律。人生是長跑,不是短跑,不能因為短視,就毀滅了孩子的前程。在這個口號下,孩子們已經失去了童年,最快樂的時光越來越短。
孩子教育中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例如『早上學好,還是晚上學好』?洪蘭教授在書中都做了明確的回答:『千萬不要早上,孩子永遠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大家的認可。於是孩子就厭惡上學,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早上學,把孩子的戶口遷過去,或者使用其他辦法,並不可取。』以我個人舉例,我上學比較晚,比同齡的孩子晚一年上學,但我永遠是第一名,總比別人多懂一點兒事,在學校裡排行老大。這一步在一生中是一小步,對童年來說是一大步。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中談到語言學習。我們常常用電腦代替了父母的語言,真正的語言是在孩子跟爸爸媽媽面對面說話中纔能得到最好的發展,但我們放棄了。我們把孩子扔給了保姆、老人、電腦或者一個ipad,孩子缺少了語言的溝通,長大了纔知道缺失是多麼嚴重。
還有一點,孩子好奇、好問有出息,但是沒有得到家長的肯定。其實孩子好提問是天性,如果我們周圍有很多大人對孩子的提問很感興趣,孩子長大會很愛學習,因為很多告知的東西不如提問的東西學到的效果好。
很多在孩子身邊的父母未必能跟孩子有更親密的時間,還有很多家庭面臨著離婚、打架、吵架等問題。家庭關系惡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出現了很多問題。洪蘭教授說:『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和諧。』這個道理要告訴我們天下的父母,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把親子關系送給孩子,讓一家人和諧在一起。
是誰給孩子心靈帶來了陰影?就是我們家長自己。我們認為只要孩子考上大學就成功了。前一段時間什麼狼爸、虎媽就非常『囂張』——我用『囂張』這個詞不過分,但他們自己不覺得。『狼爸』他很高興,他把三個孩子打進了北大,試問這就是成功嗎?很多家長就相信了,認為只要考進北大就成功,所以開始打孩子。你知道嗎那種傷害是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是在孩子心靈的底片上留下陰影。
在《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最後一章『懂生命人纔懂人生』,洪蘭教授說孩子沒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就永遠不會幸福。心靈的底片充滿了陰影,即使事業很成功,也不幸福。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科學性,又很有操作性。我非常感謝洪蘭老師用很淺顯的語言把大腦和神經發展的科學普及給大眾,讓大家明白愛孩子就要科學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