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2月16日,美國康涅狄格為紐敦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遇害者展開大規模的悼念活動,一對男女悼念者在紐敦當地的追思現場相擁而泣。中新社發李洋攝
12月15日,康涅狄格紐敦當地政府降半旗,為槍擊案死難者致哀。
美國康涅狄格州小學槍擊慘案發生後,“白宮”正在成為“控槍派”與“擁槍派”叫陣的主戰場。截止17日,已有超過15萬美國人在白宮網站簽請願書呼吁奧巴馬“控槍”,一批“擁槍派”也發起“反請願”唱反調。
一批“控槍派”在槍擊案發生的14日向白宮“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官網發起一份要求槍支管控的請願書。截止17日下午,該請願書已獲逾15.6萬人簽名。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已成為該網站簽字人數增長最快、最受歡迎的請願書。其人氣已超上個月得克薩斯州居民申請脫離聯邦政府的請願書,後者簽名人數約為12萬人。
該請願書寫道:“這封請願書的目的,是促使奧巴馬政府出臺有關限制槍支的法律。盡管全國性的對話至關重要,但法律卻是唯一可以減少槍擊死亡人數的手段。”
另一份要求槍支管制的請願書具體列出了管控辦法,包括限制一個人可以擁有槍支的數量、限制槍支的類型、禁止自動突擊步槍、實行更嚴格的背景審查等,然而這份請願書只獲得1.8萬餘人簽名。
在上述請願書出現後,“擁槍派”也發起了多份請願書,堅決擁護持槍權。不過,到目前為止“擁槍派”所有要求保護持槍權的“請願書”人數全部落後。其中,簽名較多的一份請願書人數約為1.8萬人。
上述請願書寫道:我們要求奧巴馬在這此悲劇中支持守法持槍者。控槍法律可能並不能阻止蘭紮殺害這27名無辜的受害者。……正因為校園禁止攜帶槍支,兩名教職工在槍擊案中用身體保護孩子們……一份瘋狂的新槍支法案並不是解決之道。
自1776年民兵在萊克星頓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開始,槍支早已成為美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夾雜著自由、人權、歷史、法律與政治的復雜糾葛,這使得解決槍支泛濫的問題變得十分困難。
此外,“擁槍派”背後有一個強大組織——全美步槍協會,其會員達400萬之眾,歷史上8任總統都是這個組織的會員,其強大政治影響力令人敬畏,這也正是歷屆總統不能、不願或不敢推動嚴格槍支管制法的原因之一。
奧巴馬在本次槍擊案後曾表示將采取“有意義的行動”或動用總統權力,阻止悲劇重演,但他並沒有提及槍支管制的問題。實際上,在前幾次重大槍擊案悼念活動上,他也曾有過類似表態,但事後均無下文。
在17日例行記者會上,白宮發言人卡尼被記者反復追問“控槍”問題時打起了“太極”,他拒絕給出白宮可能采取的任何槍支管理的任何具體細節,僅表示遏制槍支暴力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綜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