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母親遇刺 代職“第一夫人” 22歲初展政治家風采 |
| 曾訪問平壤受金正日接見 自稱體會到“特別關照” |
| 誰是朴槿惠 她誓言打破韓國政壇的男人統治,人稱“韓國撒切爾”;她至今未婚,也沒有孩子,性格堅定冷靜,有人叫她“冰公主”或“三無女人”。 她曾說:“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 她就是朴槿惠。 |
立志做韓國的撒切爾夫人
【“第一女兒”】
母親遇刺代職“第一夫人” 22歲初展政治家風采
朴槿惠1952年2月2日出生於韓國大邱,是已故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1970年至1974年,朴槿惠就讀於韓國西江大學電子工學系,獲理科學士學位。
朴正熙是韓國最具有爭議的總統之一。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以政變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權。韓國民眾普遍認為朴正熙是不折不扣的獨裁者,他排除異己,培植特務機構,甚至通過規定總統終身制的《復活憲法》。與此同時,民眾又感念朴正熙帶領韓國實現工業化和經濟騰飛。1974年8月15日,韓國政府在國立劇場舉行韓國光復29周年紀念活動。當朴正熙致辭的時候,其妻子陸英修被朝鮮人文世光開槍射殺。
當時剛大學畢業、正在法國留學的朴槿惠緊急中斷學業回國。由於父親不肯續弦,從此,“第一女兒”開始代行“第一夫人”的職責,時常陪伴朴正熙出席一些重要活動,初展政治家風采。她表現得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贏得了韓國人民的好感,從此在政壇時常露面,當時她只有22歲。
朴槿惠在回憶當時的經歷時表示,扮演了5年的“第一夫人”,理解了什麼是政治權力,也學習了如何處理國家大事。
5年後的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帶領他的衛隊長車智澈到情報部長金載圭家中吃晚飯。席間,朴正熙和車智澈斥責金載圭及其領導的情報部門工作不力,金載圭一怒之下,拔槍將兩人射殺。
【“選舉女王”】
時隔20年重返政壇連續5次當選國會議員
1979年,父親死後朴槿惠選擇了遠離政治。由於韓國政府對朴正熙的“清算”,朴槿惠在一些非政治機構任職;雖年輕時也有喜歡的人,但由於家庭的特殊,她放棄了婚姻。
但是,身為朴正熙的女兒,政治也許就是她的宿命。“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朴槿惠曾經這樣說。
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金融危機嚴重,人們開始懷念朴正熙時期經濟的高速發展。在韓國媒體對歷史人物和歷屆總統的民意調查中,朴正熙名列榜首。朴槿惠也適時回到了公眾視線,此時已是20年後。
1997年,朴槿惠宣布重返政壇,加入大國家黨(新國家黨前身)。1998年4月,在大邱達城郡補缺選舉中,她打出“為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盡一點力”的口號,以壓倒性的優勢當選為國會議員。此後,她連續5次當選國會議員,獲稱“選舉女王”。
2004年3月,朴槿惠當選大國家黨黨魁。2006年5月,韓國地方選舉期間,朴槿惠以大國家黨黨首身份在首爾助選,遭一名男子襲擊,臉部遭文具刀劃傷,縫了17針。這一事件幫助大國家黨拉到不少同情票從而大獲全勝,也讓朴槿惠個人聲望看漲。
2012年7月,朴槿惠宣布將參加韓國第18屆總統大選。8月20日,朴槿惠被選舉為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的總統候選人,從此她踏上了成為韓國首位女總統的不平凡之路。在此之前,她也曾兩次表示要參選總統,但均未成功。其中,在2007年的黨內預選中她未能戰勝對手李明博,後者最終以49%的得票率當選韓國第17屆總統。
在李明博執政期間,大國家黨民眾支持率下降,朴槿惠主導了大國家黨的更名,將大國家黨更名為新國家黨,並成功帶領新國家黨贏得今年的國會選舉。
【政治加分】
曾訪問平壤受金正日接見自稱體會到“特別關照”
朴槿惠還有一項驚人之舉,她曾經訪問朝鮮,並受到金正日接見。2002年5月,為競選總統而退出大國家黨的朴槿惠,以平民身份赴平壤訪問,受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接見。
在抵達平壤後的第二天晚上,時年60歲的金正日來到朴槿惠下榻的賓館,與她進行了約1個小時的談話,然後又花約2個小時與她共進晚餐。用朴槿惠的話說,那“雖然是初次見面,但是,也許是父輩之間的歷史緣故,我們之間所談的一切都非常坦率,開誠布公”。
金正日聽取了朴槿惠有關設置朝韓離散家屬常設見面場所、尋找朝鮮戰爭期間失蹤者、邀請朝鮮足球隊訪韓等方面的建議。5月14日,朴槿惠帶著金正日有關同意朝韓專家組成調查團,就朝鮮金剛山水庫進行實地調查、通過紅十字會途徑尋找解決戰爭失蹤者等方面的承諾,穿越極為敏感的板門店韓朝軍事分界線回到韓國。這使得朴槿惠非常感激,自稱體會到了金正日的“特別關照”。她事後說,在訪問期間曾多次“鼻子發酸,熱淚盈眶”。
朴槿惠一直在個人網站上標榜“愛國愛族”,此次平壤之行更是給她增加了不少政治分數。韓國門戶網站DAUM開設了支持朴槿惠的網民社區,人氣頗旺。可以說,朴槿惠一直在不動聲色地積聚力量,等待適當的時機爆發。
【外交優勢】
精通漢語和英語喜歡中國哲學欲推行“均衡政策”
朴槿惠精通英語和漢語,這使她在處理外交事務時具有一定的優勢。
朴槿惠曾經獲得臺灣文化大學名譽文化博士稱號。2011年11月,作為大國家黨前代表,朴槿惠應邀訪華,顯示出“流利順暢”的漢語實力。
她愛好閱讀、書法,還喜歡中國哲學。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史》。”
關於韓朝關系,朴槿惠在宣布參選時表示,如果當選她將努力推進朝鮮半島“信任進程”。2011年,朴槿惠曾發表題為“面向新的朝鮮半島”的文章,表明了自己對統一、外交、安保政策構想。
朴槿惠在文中指出,韓國統一、外交以及安保政策的關鍵是“信賴外交”和“均衡政策”。所謂“信賴外交”是指“根據國際規范,履行韓朝互相期待的事情”,而“均衡政策”則是指改善那些應該改善的東西,把南北關系引向正常軌道。
朴槿惠批判了前政府的對朝“陽光政策”與現政府的對朝強硬政策。她說:“歷屆韓國政府均往返於軟硬兩種基調開展對朝政策,並沒有產生根本性的變化。韓國應該重新制定對朝政策。”她解釋稱,均衡政策並不單純是采取強硬或柔和的立場,而是指韓國和朝鮮之間安保與交流合作的均衡。
CNN稱,朴槿惠承認自己從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身上“得到靈感”。“韓國首位女總統”也是朴槿惠在選戰中宣傳的重點,她稱自己為“准備就緒的女總統”。
【個人魅力】
繼承母親優雅品位父親鋼鐵意志
每次選舉都會成就一個成功故事
大國家黨一直被認為是韓國最以男性為中心的政黨,朴槿惠的女性特質為其帶來了新風。她講話明快簡潔,行事作風果斷、務實。她是韓國最受歡迎的國會議員之一,尤其受40到50歲的女性歡迎。
朴槿惠態度低調,佩戴母親遺留的首飾,繼承了母親優雅的衣著品位。許多韓國人認為,朴槿惠具備傳統韓國婦女的溫柔、有禮、安靜和耐心,同時又繼承了父親的鋼鐵意志。
朴槿惠很有忍耐力,並不張揚易怒。2007年2月,朴槿惠去美國訪問。在機場,當朴槿惠走過安檢儀的時候,機器總是響個不停。安保人員於是將朴槿惠帶到了屋內盤問。
隨行的人開始抗議,表示朴槿惠是韓國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但是,朴槿惠始終配合,沒有任何抱怨。最後證明,是朴槿惠的一個小發卡引起的機器報警。她說:“如果這是規則,我會遵守。”
每次選舉,朴槿惠都會成就一個成功故事。她周游全國,吃飯非常簡單;如果她的手因為握手太多而疼痛,她會用繃帶紮起來,或者用另一只手握手。纏著繃帶的手是朴槿惠的一個重要標志。
綜合新華社、中國日報、環球網
9歲
1961年
朴槿惠之父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上臺,她以“第一女兒”身份入住青瓦臺
22歲
1974年
22歲
母親遭刺殺,朴槿惠匆匆結束法國留學生涯回國,一度代行“第一夫人”部分職責
1977年,朴槿惠與父親朴正熙在一個投票點投票
27歲
1979年
27歲
朴正熙遇刺身亡,朴槿惠被迫遠離政壇,銷聲匿跡近20年
45歲
1997年
45歲
朴槿惠宣布重返政壇,加入大國家黨
2002年,朴槿惠以平民身份赴平壤訪問,受到金正日的接見
54歲
2006年
54歲
以大國家黨黨首身份在首爾助選,遭一名男子襲擊,臉部遭文具刀劃傷,縫了17針
60歲
2012年
60歲
12月19日,當選為韓國新總統,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