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如果你看過吉恩·謝潑德(Jean Shepherd)1983年的經典影片《聖誕故事》(A Christmas Story),你一定會對片中拉爾菲·帕克(Ralphie Parker)一家在一個名為“炒雜碎宮”(Chop Suey Palace)的中餐廳共進聖誕晚餐的情景記憶深刻:一群不情願的員工唱著蹩腳的“鈴兒響叮當”,服務員端上來整只的“北京烤鴨”,看到鴨頭的帕克夫人大叫“這只鴨子在盯著我”……
在影片虛構的小鎮,帕克一家是唯一光顧“炒雜碎宮”的顧客。聖誕夜,這家中餐廳的員工穿著節日盛裝,等候在空蕩蕩的餐廳,沒有顧客光顧。
聖誕繁忙中餐廳成美國人熱鬧去處
據post-gazette.com報道,影片描述的是60多年前的場景,但現在這種場景幾乎不可能再見到了。現在在匹茲堡的中餐廳,不過聖誕節的人和慶祝聖誕節的人歡聚一堂,餐廳被擠得水泄不通。聖誕節當天的午餐時間,更是連一張空桌都沒有。訂餐電話響個不停,聖誕節成了中餐廳難得的發財商機。
“我們下午4點之前不接受外送訂餐,”China Palace餐廳的經理格雷格·卡茨(Gregg Katz)告訴打電話的顧客。繁忙時這家中餐廳平均每天接待150名用餐者,但到了聖誕,這一數字翻番。“聖誕節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間,”卡茨說,“簡直忙得暈頭轉向。”到下午1點,卡茨已經安排了50人的座位。沒有座位的顧客排隊等在餐廳門口。
與紐約等地中餐廳多為華人聚餐喝茶不同,匹茲堡的中餐廳除了華裔移民、學生等,住在松鼠丘(Squirrel Hill)附近的猶太家庭以及匹茲堡當地的美國人也紛紛來此慶祝聖誕。每桌的消費從平常的25、30、40美元到聖誕期間的130、140美元,顧客多為家庭和朋友,消費量巨大。
中英文菜單各不同 顧客多選美式菜品
大多數來中餐廳就餐的顧客會點川菜等極具中國特色的菜品。一般中餐廳會提供中、英兩種語言的菜單。英文菜單多包含中美精選菜式,像雞蛋卷、芥蘭牛肉、左宗棠雞、芝麻雞、豬肉撈面等,這些都是明星菜品。大部分顧客會選擇這些已經被美國化的菜品。
但其實更好吃、更豐富的食物在中文菜單上。像宮保魷魚、麻婆豆腐、剁碎豬肉等,以及綠油油的香菇小白菜。如果你敢於嘗鮮,脆腸以及海蜇都是不錯的選擇。在川菜為主的中餐廳,火鍋、擔擔面、回鍋肉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還有中國節日期間多吃的茶熏鴨,以及烤鴨,也是聖誕期間很受歡迎的菜品,當然,在上桌之前一般會切掉鴨頭。無論是熏鴨還是烤鴨,在上餐桌前廚師都會擺出精美造型,而不會像《聖誕故事》那樣出現的場景。當然,也不會再有服務員站在你旁邊唱聖誕歌,用餐也不再是冷冷清清。時過境遷,對於美國人來說,去中餐廳過聖誕,已經成為了相當不錯的節日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