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公營事業年終獎金出爐,不論盈虧、通通有獎。去年虧損387億元(新臺幣,下同)的“中油”,預估平均一名員工可領到32.66萬元的年終獎金,虧損400多億元的臺電,預估員工平均也可領到近26萬元,這個數字比月薪只有2萬元的百萬名勞工一年的所得還高。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28日公布公營事業年度績效獎金,若加上2個月考核獎金,預估“中油”員工最多可領4.6個月年終獎金,臺電最多可領3.65個月,臺水最多可領3.46個月、臺糖可領3.31個月,漢翔沒有受到政策因素影響,已核發3.88個月年終獎金。
“中油”員工的平均薪資為7.1萬元,領取4.6個月的年終獎金,等於平均每人領取32.66萬元,以年薪計算,則是1年可領117.8萬元;臺電雖然虧損433億元,但平均薪資7.1萬元,年終獎金領取3.65五個月,平均每個員工能領到25.9萬元的年終獎金。依照“主計總處”的數字,島內有百萬勞工月薪只有2萬元,一般勞工平均年終獎金也只有1.1個月,換句話說,百萬勞工的平均年薪只有24到26萬元。公營事業員工年終獎金豐厚程度足以讓一般勞工眼紅垂涎不已。
臺灣“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在年終記者會上表示,公營企業虧損大多是因油電價格不能朝向市場化走,也就是受到政策因素影響,不是員工不努力,而是政策限制,讓公司不能有應有營收,所以在考慮發放績效獎金過程中,除了看年度表現外,還需考慮政策因素。
公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表示,各事業年度績效獎金,除了漢翔沒有提報政策因素外,“中油”因為油價減半調整,虧損387億元,政策任務負擔748億元,依規定核計績效獎金是2.6個月。“中油”累計虧損共786億元。
臺電年虧損433億元,但因負擔公用路燈、學校、離島等優惠電價,再加上電價未反映成本等因素,共有837億元的政策性負擔,臺電累計虧損共2000億元。經還原核算,可核發1.65個月績效獎金;而臺水年虧損3.97億元,但有22億元的政策負擔,經過還原申算,可核發1.46個月績效獎金;臺糖公司盈餘52億元,但因有政策因素17億元,經核算績效獎金1.31個月。
劉明忠指出,公營事業績效獎金是依照員工生產力及貢獻程度給與,如果事業虧損是受重大政策因素影響,還原影響金額有盈餘就可核算獎金。另有考核獎金,由行政機構核定事業的年度工作,甲等有2個月,乙等且分數在75分以上有1.8個月。
不過,最近幾年,除了2008年漢翔受金融風暴影響、營運不佳考核乙等之外,其餘公司幾乎都拿甲等。考核獎金部分,除了漢翔已核定為甲等,其餘4家仍在核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