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海安路、駁二特區、北投圖書館,每一個地方都傳遞著創意的力量
-十強選手在臺中東海大學的標志性建築前合影,該建築由貝聿銘設計
除了夜市小吃聞名遐邇,臺灣所散發出的濃郁的藝術氣息也令人神往。從臺北一路南下,臺北美術館、北投圖書館、剝皮寮文化園區、寶藏岩國際藝術村、宮原眼科、駁二藝術特區等地方,對於做設計的朋友來說,都具有激發創意的無形能量。這個冬天,來自艾美特『暖設計·暖人心』電暖器創意設計大賽的十強選手,在臺灣留下了足跡。收獲靈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臺灣對於藝術的尊重,以及對創意設計的器重。設計以人為本
臺灣的許多公共設施非常強調以人為本。一路上,選手們感受到許多溫暖的細節。北投圖書館,也是其中一處。被Flavorwire.com評選為全球最美的25家公立圖書館之一的北投圖書館,是一個與公園的樹木融為一體的『樹屋』。
不像一般的圖書館給人嚴肅端莊的感覺,這個圖書館帶給你的是一種愉悅和悠閑。書架都在110厘米以下,讓圖書館的空間看起來更寬敞。整棟建築物采用大片落地窗,讓光透進室內,減少了人工照明。外圍的3層樓陽臺,是戶外閱讀區,讀者可以在陽光與鳥語花香中享受閱讀的樂趣,不時還會有毛茸茸的小松鼠大膽地跳到你跟前覓食。
作為一幢『綠色建築』,館內的設計借由高低窗產生對流,夏天可讓室內降低4攝氏度,省電還能更換空氣。圖書館屋頂安裝太陽能光電板,屋頂覆蓋草皮。除綠化屋頂外,也可隔絕太陽暴曬,並涵養水分,雨水用來澆灌植物和馬桶衝洗。選手餘曉煒表示,這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是設計者該好好學習的。
宮原眼科,名稱聽上去很嚴肅,沒人會想到這其實是一家糕餅店。有意思的是,店家將糕餅的包裝盒都做成了書本的模樣,著實應了那句『開卷有益』。選手李偉凌則對這裡的糖果包裝紙也很有感觸,因為細心的他發現,每一顆糖果的包裝紙都不盡相同,每張包裝紙上都印著一個小典故,『有吃還有的看,感覺很溫馨。』
藝術賦予新生
藝術的能量足夠能讓老建築起死回生。這次臺灣行中,選手們也感受到了藝術重建的魅力。
位於臺北的寶藏岩國際藝術村的所在地,原先是一些破舊的違章建築,而年輕藝術家的入駐,為這些歷史聚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各種各樣新奇有趣的工作室在此設立,讓你可以如同去鄰居家串門般隨意地推開一扇扇房門,去探訪一顆顆奇特的大腦和一個個豐富的內心。
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駁二藝術特區成為了高雄發展實驗創作與設計藝術的動脈區塊,從原本的破舊倉庫,轉變成臺灣最成功的藝文特區。它吸引了國際上最重要最知名的電影特效公司及動畫公司的進駐,成為亞洲各國電影後期制作的重鎮。
位於臺南的海安路,同樣是這樣的所在。大家紛紛來到這棟名叫『藍曬圖』的老式建築物前拍照留念:被拆得只剩一半的房屋,漆成深寶藍色的牆面,白線勾勒出假想的窗飾、家具等輪廓。據說,之前這裡曾有一個規模龐大的購物中心興建計劃,而這棟『藍曬圖』原址也將按計劃分成兩處不同用途的建築用地,但因為資金短缺使得計劃終止,於是,就變成了今天的樣子:白天這裡是建築師劉國滄的作品《牆的記性》;到了晚上,則變身酒吧。
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