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晨報訊(記者劉映花)讓國有企業揮別“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模式,將成爲2013年國資監管的重點工作。昨日,國資委召開全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要求引導國資國企改革,調整國資產業結構,引導大企業實施專業化分工,不搞產業鏈通吃。
國資委主任王勇提出,國有企業應該按照完善產業鏈、優勢互補原則,積極推進跨區域、跨所有制的重組整合;推動以上市公司爲平臺的資源整合。同時,引導大企業提高資源配置能力,不搞產業鏈通吃,帶動地方中小企業發展。
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是國企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國資委的數據顯示,2012年1至11月,全國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實現利潤1.7萬億元,同比下降6.9%。
在這一進程中,民企則有望分享更多的產業機會。去年12月,國土資源部公佈第二輪頁岩氣探礦權招投標結果,兩家民營企業中標引發廣泛關注。工信部近日宣佈封閉多年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將啓動,爲民資進入基礎電信業務打開了大門。
此外,國資委還要求,各地進一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進股權多元化,加快整體上市步伐,健全董事會運作機制。
截至2012年底,全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共953家,佔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38.5%,市值合計13.71萬億元,佔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