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左一爲王貴文
作爲500強民營企業老總,王貴文的身上有許多光環:市勞動模範、市人大代表、先進個人……從平凡的退伍軍人到成功的企業家,一路走來,有低谷、有坎坷、有艱辛,歷經種種磨難之後,王貴文深刻地感受到,“愛”纔是人一生中最強大的動力和最寶貴的財富。曾經,他因家人、朋友的愛渡過難關、走向輝煌;今天,他把這份愛傳遞給了更多的人:貧困學生、部隊官兵、受災百姓、困難員工……
真情擁軍難捨部隊情結
昨天,在王貴文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這位老總。採訪在輕鬆的氛圍中開始,當被問及這些年的愛心善舉,王貴文輕描淡寫地說:“其實我只是做了些自己能做的小事,不值一提。”然而,隨着採訪的深入,一個謙和、誠懇、博愛的慈善家形象漸漸清晰起來。
多年前,王貴文戀戀不捨地告別軍營,回到家鄉。退伍後,他自主創業,開辦公司,經過多年的拼搏,帶領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至此,他完成了從退伍軍人到成功企業家的華麗轉身。然而,重情重義的他並沒有忘記曾培養過他的部隊,在王貴文的日程表裏,每年至少有兩次“擁軍日”活動:爲豐富官兵文化生活,他出資近20萬元爲部隊購置圖書;得知武警官兵家裏受災,生活困難,他及時把6萬元慰問金送到戰士手中;他走進老幹部休養所,爲那些老前輩捐贈……
一次,王貴文到空軍某部慰問時得知,這支部隊中有兩個營由於處於邊遠地帶,戰士們只能飲用井水,可一段時間以來,井水中不僅充斥着細泥,還有一股腥臭味。這一問題嚴重困擾着戰士們,以至於影響了士氣。“吃水是頭等大事,必須立即解決,絕不能等。”次日,王貴文便帶着工程師驅車前往營地瞭解井水“病因”,經過現場檢測發現,這兩口井都是深水井,水質本身沒有問題,只是抽水管由於年久失修,出現滲漏,導致泥沙和異味滲入水中。回到公司後,王貴文即刻準備出改造兩口井所需的30萬元。一個月後,兩個營的官兵全部喝上了純淨清涼的井水。
身邊員工他都當作家人
採訪中,間或有員工出入王貴文的辦公室,向他請示、彙報工作,趁王貴文處理公務的空當兒,職員小劉打開了話匣子:“王總不僅關心部隊戰士,對我們這些員工更是如同親人一般。我來自河南農村,在這家公司工作8年了。每年春節回老家,王總都要塞給我1萬元錢,讓我孝敬老爹老孃。而且,王總只要出差時路過我的家鄉,一定會帶着禮品登門看望我的父母,這一點讓我特別感動。他時常教育我們這些年輕人:父母養育你們不容易,要懂得感恩。”小劉告訴記者,只要是他們公司的員工,不論職位、工作年限、貢獻大小,不管誰家裏有事兒,比如婚喪嫁娶、生病、考學等,王貴文一定都當自己家的事兒辦,派人派車,出錢出力。他尊重每個員工,也愛護每個員工,同時他的愛心也感染着公司裏的每一個人,帶動大家共同積極向善。
對人慷慨自己生活節儉
說到向善,王貴文給出了自己的定義:獻愛心、做實事。多年來,他向生活困難的老勞模捐款,資助貧困學生20多位,與一名孤兒建立長期捐助關係,每年春節到特困家庭慰問等等。
2011年,王貴文到江西出差路經一貧困縣時得知,由於當地建不起學校,居住在那裏的孩子幾乎每天都要步行幾小時去上學。“我一定要在這裏建一座學校,不能讓孩子們沒有學上!”王貴文當場決定出資160餘萬元在當地建設希望小學。如今,一年多過去了,一座位於山間一隅的現代化校園即將竣工,學校落成後,將惠及500名兒童。
對於困難羣衆,王貴文無比慷慨,對自己卻十分吝嗇。作爲一名成功企業家,他的生活卻樸素、節儉,不開豪車、不住豪宅。有人說他不懂生活,掙了錢不會享受,而他卻說:“需要幫助的人很多,與其把錢揮霍掉,不如節省下來多做點實事、善事。”迄今爲止,王貴文已累計捐款近一千萬元。“做善事不單是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投入自己的愛心,用心溫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覺得傳遞溫暖是件幸福的事。”一席質樸的話語,道出了王貴文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