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離婚率已經連續8年遞增專家稱80後易衝動成離婚主力軍
聚焦熱點理性透視
原本是想在2013年1月4日(諧音『愛你一生一世』)登記,給行將開始的婚姻生活博個好彩頭。沒想到領證4天後,杭州80後小夫妻羅毅和徐冰(化名)就因為飯後買什麼水果這種小事引起的爭執而走進婚姻登記處打算離婚。
據杭州市民政局表示,像羅毅夫婦這樣的80後小夫妻,已經成了離婚的主力軍。
買什麼水果也成離婚導火索
羅毅和徐冰是一對熱戀了2年的80後小情侶。兩人都是杭州人,家境不錯,也都是獨生子女。兩人雖然2012年年底就辦了婚禮,但為了討個好彩頭,堅持等到2013年1月4日,纔冒著大雪去婚姻登記處排長隊領了結婚證。但沒想到領證不到5天,1月8日,他們又再次走進婚姻登記處。這一次,兩人打算離婚。
『7日晚上我們吃了飯一起去散步,順便打算買點水果回家。我想吃苹果,但他想吃香蕉,非得買香蕉不可。談戀愛的時候甜言蜜語,沒想到纔登記3天,就變臉了。』徐冰滿腹委屈,在她看來這可不是幾個苹果的事,而是羅毅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感受。這也讓她聯想到了6日晚上,自己和婆婆因為生活瑣事發生口角時,羅毅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婆婆一邊。『既然他什麼都聽他媽的,那他還要娶老婆乾嘛?離了算了!』
因為自認在買水果的事情上有些理虧,羅毅一直沒吭聲,但當徐冰把矛頭指向他媽媽時,他忍不住了:『我媽生我養我,我不聽她的聽誰的?離就離!』
但最終,兩個年輕人還是在婚姻指導師的勸導下,答應回去再考慮考慮。
80後閃離多因對伴侶缺乏寬容
根據民政部數據統計,從2004年至2011年,中國離婚率已經連續8年遞增。是婚姻變得草率了嗎?在婚姻指導師看來,這更是一場婚姻質量的保衛戰。
對於當下離婚的主力軍80後,婚姻指導師們認為不少人都存在衝動離婚現象。
『他們在長輩的百般呵護下長大,他們是被關注的一代,為自己而活,相比婚姻,他們更愛自己。』婚姻指導師李麗琴說,隨著婚姻觀念的轉變,80後把婚姻當成共同體,對婚姻質量的要求比70後更高,但同時他們又缺乏對婚姻和伴侶的寬容,這也讓離婚一詞更輕易地掛在了嘴上。
李麗琴說,追求婚姻質量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但同時也要提醒80後,衝動離婚並不是追求婚姻質量的正確途徑,反而可能兩敗俱傷。
50後至80後婚姻各有特色
50後離婚率低不代表婚姻質量高
因為傳統觀念的束縛及女性依戀程度相對較高,50後夫妻在離婚大軍中所佔比例不高。但如今隨著社會寬容度的提高,經濟依賴的減弱,他們中的部分人也開始有勇氣結束自己並不幸福的婚姻,重新開始。和80後衝動離婚不同,他們的離婚往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離婚時雖然氣氛很平和友善,但通常都是鐵了心要離婚,幾乎沒有勸和的可能。
『50後離婚率很低,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婚姻質量高。』婚姻指導師初陽說,他曾做過一個測驗,40位左右參與測驗的50後已婚人士中,有70%~80%並不滿意自己的婚姻。
60後70後
對婚姻質量更有要求
上世紀70年代的女性受教育程度相比傳統女性逐漸提高,經濟和婚姻觀也更為獨立。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分工也更為重要,所以當女性在自己的底線受到挑戰或出現價值觀分歧時,比以往更容易提及離婚。
『我發現從70後開始,女性提出離婚的比例越來越高。』婚姻指導師李麗琴說,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生活大環境的變動,女性對婚姻的依戀程度逐漸減少,婚姻觀和經濟更加獨立。傳統家庭生活對女性所要求的『忍』在她們的婚姻觀裡逐漸退卻。『不可否認,當今社會上的誘惑更大,但同時也說明了60後、70後對婚姻質量有了更明晰的要求。』
80後嬌生慣養缺乏家庭責任感
80後生活在物質環境更富裕的時代,而且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相比50後、60後、70後有了更強的自我意識,對婚姻質量要求更高,但寬容度下降。加上從小都被家長嬌生慣養,不少80後雖然成家但不當家,缺乏家庭責任感,不少夫妻並沒有學會兩個人共同來維護婚姻。同時,閃婚閃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也成為離婚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據《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