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靚女慕名觀賞潮州紫砂手拉壺。
文博會上獲得金獎作品《富貴如意》。
多位名師昨齊聚廣州日報社共話手拉壺傳承
本報訊(記者溫利攝影報道)近日,『嶺南風·紫玉金砂——張瑞端、張瑞隆紫砂百壺展』在越秀區圖書館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競相前往一睹潮州手拉壺『芳容』。昨日,業界名家張春雷、吳錦華、謝華、張瑞端一行做客大洋網《廣州民意通》欄目,講述潮州手拉壺歷史與工藝、創新與傳承。
『潮州的手拉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潮州人制作茶壺與喝茶的歷史相伴相生。』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聯誼會會長張春雷說,潮州的手拉壺多采用傳統的『手拉坯成形』制作工藝,一次成型,對制造者要求更高,近年來也更講究創意。『茶壺是件泡茶的器具,融入作者的想法和創意,纔能產生實用性與藝術性相映得彰的手拉壺。』高級工藝美術師張瑞端說。也是這種『創意+工藝』,讓潮州手拉壺摘掉低價的帽子,成為拍賣會上以六位數成交的茶壺。
『其實,廣東潮州的朱泥壺在制作材料、制作工藝上與宜興都不相上下。』張春雷說,但由於潮州手拉壺的從業人員少、宣傳推介有限,導致潮州出品的紫砂壺名氣不如宜興。潮州手拉壺需要將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推廣出去,這也正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手拉朱泥壺項目傳承人謝華、高級工藝美術師張瑞端等大師近年一直所致力的事情。
『潮州手拉壺要做出高度,需在內涵上體現其地方特色。』張春雷說,同時手拉壺人纔的培養和外來人纔的引入,纔能培養出風格多樣化的工藝師。令謝華欣慰的是,他的手拉壺培訓班開班一年多,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