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惹出無數麻煩的乾隆御筆《嵩陽漢柏圖》,從17萬元出讓到8736萬元拍賣,其中的是非曲直究竟誰能說得明白?
原告和被告反覆提及的印章
近日,國內藝術品鑑定市場又掀起一場風波。
2009年,鄭州市民朱雲和他的兄弟以17萬元賣出的傳家寶乾隆御筆畫《嵩陽漢柏圖》,在2010年竟被拍賣出7800萬元的天價,如果再算上佣金,成交價高達8736萬元。近500多倍的落差,讓朱雲覺得自己鑽進了鑑寶專家劉巖的圈套,遂將對方推上被告席。
整個交易過程,是原告認爲的“專家和買家演雙簧”,還是被告辯稱的“絕對公平交易”?這個事件至今沒有明朗的說法。經過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合議庭第二次合議,本案因涉嫌刑事詐騙,決定移交鄭州市公安局進行偵查。
案情回放:
本以爲撿了便宜
誰承想負債2萬
1月9日,河南的天空像蒙着一層霧,一直沒有放晴,像極了朱雲兄弟倆此時此刻的心情。
見到朱雲後,他禮貌地向記者索要證件查驗,“請您理解,我被騙怕了,爲了這個案子,我投入太多了,一輛雪佛蘭沒了,還背了2萬元的債務,生怕一不小心,前功盡棄。”朱雲說,“其實我原本是個很樂觀的人,愛好特別多,在單位里人家都說我除了生孩兒不會啥都會點,可現在什麼興致都沒了。”
朱雲今年66歲,家住鄭州市惠濟區。他幾年前賣掉的《嵩陽漢柏圖》是從外祖父手裏傳下來的。據其介紹,因爲不知道畫的真假,家人一直把它裝在盒子裏,扔在櫃子頂上,平時沒人去動它。他在電視上看了兩期河南電視臺的鑑寶節目“華豫之門”後,便和弟弟決定拿着老畫讓專家給鑑定一下。
2009年9月底,兄弟倆帶着畫來到節目的海選現場,交了100元報名費,要了一個號,排隊等專家鑑寶。朱雲稱,負責古書畫類的鑑定專家劉巖看到這幅畫後,“特意摘下眼鏡仔細看了看,然後把我們叫到桌子後面,讓我們晚上到他賓館去,給我們講講畫,還留下了他的電話號碼。”
當天晚上,朱雲二人找到“華豫之門”爲鑑寶專家安排的鄭州市花園路路口的快捷酒店。在房間裏,劉巖仔細看了看畫後說,這是幅“老東西”,但不是乾隆的真跡,市面上這種類型的畫很多,沒有收藏價值。隨後,劉巖拿出一本《北京明珠雙龍2009年首屆書畫精品拍賣會》,指着上面的另一幅乾隆的畫,說尺寸更大一些,才5萬元—8萬元。
“他說,我們手裏的這幅也就3萬元錢。我們問他畫上所蓋的‘石渠寶笈所藏’是什麼章,他說是收藏人的閒章,沒有什麼意義。”朱雲稱,當時劉巖表示能找個人來買這幅畫,對方對其很信任,屆時可以幫着多賣三五萬元錢。
朱雲告訴記者,2009年10月21日上午,劉巖再次電話聯繫他,說買畫的人已經到了,讓他帶着畫到上次那家酒店來。“在進電梯時,想着劉巖說能多賣個三五萬,我們就想幹脆就賣18萬。”朱雲搖了搖頭說,“因爲心虛,所以我們當面說的是十七八萬,買家程功不樂意,然後在劉巖的斡旋中,我們最終以17萬元的價格成交。”
此後,雙方再也沒有聯繫。直到2011年5月,朱雲突然從電視上注意到,《嵩陽漢柏圖》在2010年12月4日舉行的北京保利5週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上,拍賣出7800萬元的天價,如果算上佣金,成交價達到了8736萬元。
“我腦袋一直都是懵的,我還不太相信被騙了。”2011年6月下旬,他和弟弟到北京找到劉巖。雙方在一個咖啡館裏見面。對於上述疑問,劉巖並沒有給出一個讓朱雲信服的解釋,雙方不歡而散。
隨後,朱雲來到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公司,買了當時拍賣會的競拍書《咀英澄華——清代宮廷典藏中國古代書畫夜場》。在書中,朱雲這才知道了乾隆御筆畫《嵩陽漢柏圖》的價值。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的書畫鑑定專家楊丹霞在書裏寫道,乾隆不止一次繪製《嵩陽漢柏圖》,見於《石渠寶笈》著錄和實物的共有四幅,其中一幅已佚,兩幅藏於故宮博物院,“另外那幅就是我們被騙的那張畫!尺寸一樣,而且我有電話錄音,劉巖也承認了。”
就此,朱雲兄弟已認定自己被騙慘了,“他說是自己炒作,假拍賣,但是就算是炒作也得有價值的啊,17萬和8700萬也差太多了!”2011年9月,朱雲兄弟二人訴至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撤銷買賣合同,退回古畫。
被告劉巖:
從未說過畫是假的
1月8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了身在北京的劉巖,他對此事表示相當氣憤,“他們在撒謊,你想想,如果事情真如他們所說,爲什麼法院駁回起訴,公安局也不給立案?這就證明裏面有問題。”此時,劉巖還不知道案件已準備移交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進行調查。
此外,對於朱雲的指控,劉巖也針對其證據進行了一一反駁。首先,對於朱雲所說的劉巖稱畫不是真跡的事情,劉巖說:“當時時間很緊,我只說畫是‘老東西’,沒說過畫是假的,更談不上估價,再說了他們不是有收據嗎?收據上有寫畫是假的嗎?在行業內,如果交易的是贗品,收據上一定會註明的,另外,你想想,都是圈內的人,誰會花17萬買個假畫啊?”對於朱雲所說的劉巖在價格上從中斡旋的事情,劉巖說:“當時是他倆主動讓我幫忙找買家的,我確實介紹了買家,那時我手上正好有人,也是好心,至於他倆怎麼交易的,我從來沒介入過,都是他倆自己協商的,雙方跟我均沒有利益關係。”
最後,對於朱雲所說的劉巖稱畫上的“石渠寶笈所藏”的章是收藏人的閒章的事情,劉巖迴應:“我從來沒提到過章的事情,他撒謊!”
原告朱雲:
手裏掌握新的證據
現在的朱雲對於法律知識和古董鑑定知識的掌握已經遠遠超過了“門外漢”的水平,“我這都是逼的,現在我也會上網了,都是爲找證據打官司硬學的。”朱雲告訴記者,“通過查閱資料,我發現自己賣出的那幅畫上所蓋的‘石渠寶笈所藏’,正是清代皇家的收藏章,這就代表有著錄,那是相當有分量的章啊。”
據朱雲調查,2005年秋季拍賣會上,中貿聖佳人公司推出的五件經“石渠寶笈”著錄過的書畫,成交價都超過500萬元。“但在賓館裏時問他‘石渠寶笈所藏’是什麼章,劉巖卻說是閒章。”朱雲對記者說,“他還敢說他沒提到過章的事?請問哪個專家在鑑定一幅畫的時候會不看章?”
另外,朱雲還拿出了被告買家程功說謊的證據,幾張搭配有日期的畫的照片,“這是程功發給我的,證明是炒作假拍,畫還在他手裏,沒賣這麼高的價錢。”朱雲說,“劉巖也曾經證明過畫還在程功手裏,我有電話錄音,但他在法院的詢問筆錄裏明確說,畫在之前已經被他與別的畫一起以100萬的價格打包賣了,難道這不是在撒謊?”
另外,朱雲還向記者展示了另外一些新的證據,“這些證據還不能公佈,要等到公安局立案偵查後提供給公安局的有力證據。”朱雲說。
最新進展:
鄭州市公安局已經立案調查
“當時我們看到他能上這麼大的節目,而且在網上一查資料這麼豐富,就完全相信他,甚至有一些崇拜,所以沒起疑心,誰想到他會騙我們。”朱雲氣氛地說。
2012年4月,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此案的法官等分別對倆被告進行了詢問。詢問筆錄顯示,劉巖和平日裏也搞收藏的程功的父親比較熟悉,對於起訴書上的“以欺騙方式的購畫”等內容,被推上被告席的劉巖和程功都予以否認。
爲何會在賓館裏向朱雲兄弟倆“講畫”?劉巖的解釋是,“當時活動人有1000多人,3000來件東西,每件物品的鑑定不能超過1分鐘。我的意思是,回頭再細說。有天晚上,他果真去我的賓館了。因爲我們住的賓館是公開的。” “他們問這幅畫值多少錢,問了很多次,我說這個很複雜。碰巧手頭有本書,書上有乾隆的其他作品。有參考價,讓他們自己考慮。我印象中是他們先問我的。不是我主動介紹的。”劉巖稱他並不清楚程功和朱雲的交易過程,“當時程功也在我們這個樓上住,也是做‘華豫之門’的節目。當時我的房間裏還有很多人。至於他們之間是怎麼談的,我就不清楚了。”
2012年8月,在朱雲的申請下,本案被移送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進行立案調查,公安機關也以不屬於經濟犯罪爲由一直沒有立案,12月24日,經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合議庭二次合議,決定將此案移送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立案調查,“我9日上午到法院問了,說已經編好號,準備移送了。”朱雲告訴記者。新報記者任博
發自河南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