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飛天之樂吳之如繪
1月7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聚焦新聞文風,就『你最反感的官話套話是什麼』這一問題向網友發問。不到三天時間,該微博已有一萬多人轉發,近兩百人說『贊』,評論更高達4000餘條。
一條非事件性的普通微博,何以引發如此大的共鳴?
首先,它滿足了社會心理期待。『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全社會熱議改進新聞報道文風之時,作為黨中央機關報的官方微博發表這樣的言論,與人們的心理需求正相契合,可謂擊中了讀者心中『繃得最緊的那根弦』。
『「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官話套話空洞無物,多年來相沿成習,會議中官話套話至今不絕於耳。』這無異於向危害黨報形象的假大空文風開刀,因此贏得了網友的贊譽。
其次,人們『苦官話套話久矣』。官話、套話是一種『負信息』,不僅無助於讀者消除政策信息的不確定性,反而會引起人們的逆反心理,形成閱讀乾擾。
那麼,什麼樣的話語屬於官話、套話?根據網友的『吐槽』,大體上可把前者定性為居高臨下的官場話;將後者定性為『打包的廢話』。跟帖網友最反感的官話、套話:
一是無處不在的『高級形容詞』:比如『重要指示』『大力改善』『親臨現場』『認真落實』『隆重開幕』『圓滿完成』。
二是大量使用的『模糊語言』。得票率最高的『反感詞』是『有關部門』。新聞的力量在於准確,那麼為什麼要『揣著聰明裝糊涂』?還有網友特別反感『一小撮』『應群眾要求』諸如此類來自文牘主義的官場話。
三是了無新意的俗套話。網友『少年Edd的奇幻漂流』舉例說:『「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哪年都這麼說。』網友『ELLEN姜』最反感『這是勝利、和諧、成功的,廣大人民群眾無不歡欣鼓舞……』的說法;『軍峰法治在線』則對『以某某為抓手,夯實基礎,紮實推進,努力開拓,確保某某工作又好又快發展』這樣的表達不堪忍受。
有網友認為,類似的官話、套話比比皆是,多到讓人『懶得羅列』的程度。網友『子在圳上曰』認為:『官話、套話、虛話、假話、廢話。黨八股、文八股、講話八股、播音八股、新聞八股……明明枯燥無味,無人願聽願看,自己卻玩得津津有味,不忍釋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某些媒體文風的弊端。
第三,人民希望黨報改變話語方式。有網友在留言中說:『唔…人民日報帶頭剔除官話套話了,拭目以待。』表明了讀者對黨報改進文風進一步行動的期許。
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首先將話語與權力聯系了起來。他認為:話語是權力,人通過話語賦予自己權力。媒體的話語權不僅決定了何者成為主流聲音,何者淪為『沈默的大多數』;而且規定了話語傳播的方式。官話、套話由『話語霸權』產生,同時又在傳播中不斷強化既有的體系,以致主流媒體的話語方式陳陳相因、相沿成習。
那麼,為了使黨報的文風喜聞樂見,從何改起呢?最根本的一條也許就是『還話語權於民』——一方面,有了中央『八項規定』這一『尚方寶劍』,過去多數屬於精英階層的『話語權』就可以放心地交給普通讀者了,讓他們成為『言說』的主角;另一方面,黨報的話語方式只有『貼地飛行』,讓群眾喜聞樂見,官話、套話纔能退出歷史舞臺,黨報纔能擁有更多的擁躉。(王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