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一顆流星
吞併巴蜀,固守漢中,聯絡西涼,佔據襄陽,圖謀北方,多麼誘人的前景啊。周瑜提出的這一行動計劃,利潤該是1000%。馬克思說:“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對於孫權來說,如果有20%的利潤,可以讓周瑜衝鋒陷陣;如果有50%的利潤,可以讓周瑜大幹一場;如果有100%的利潤,可以讓周瑜放手去搏;如果有300%的利潤,就可以讓周瑜任意馳騁。“好!”孫權大加讚賞,“你先回去準備。”爲了孫家霸業,孫權再次完全信任周瑜,正如赤壁之戰的時候。
其實,心思縝密的周瑜,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讓孫權放心:1.讓孫權的堂兄孫瑜做搭檔,作爲監督;2.攻取益州後,周瑜就返回江東,不在外專擅兵權;3.與孫權一起攻取襄陽,表明忠誠。想做好一件事情,爲何總是先要擺平自己人?
從京口到江陵,有一千多裏,這在當時要走五六天。五六天,足以發生很多事情,例如死亡。史書以極其簡單的文字記下了周瑜的死:“道於巴丘病卒”。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程普傷感地說。這個好吃醋的老頭,最終發現了周瑜的好處。爲什麼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
小橋也在流淚。雖然是被虜獲而來,但畢竟周瑜是一個讓女人心跳的男人,小橋也就成了一個最幸運的女戰俘。有多少女人因爲沒有機會做小橋這樣的女戰俘而鬱鬱寡歡啊!可是,這些女人又在暗暗慶幸自己沒遇上週瑜。女人最歡迎的當然是五星級男人,但是最不歡迎的卻是死的男人。現在,周瑜只是一個死了的男人。
“給我準備素服,我要哀悼公瑾。”孫權下令。
“公瑾有王佐之才,現在短命而終,我還能去依賴誰呢!……”孫權沒有說下去,因爲他已經泣不成聲。十九年之後,孫權稱帝,他對文武百官說了一句話:“不是周公瑾,我是不能稱帝的。”
我們相信孫權的淚水是真誠的。但是,翻閱東吳的人事檔案,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周瑜的地位其實並不高。
周瑜在209年才爲偏將軍,可是董襲在208年以前就已爲偏將軍,而朱治則早在202年已爲九真太守,行扶義將軍。董襲和朱治固然都是元宿,也立有戰功,但是周瑜卻與孫策、孫權有兄弟之誼,而且在赤壁、江陵立有首功。因赤壁和江陵之功而拜偏將軍不只周瑜一人,呂蒙、韓當皆因此得拜偏將軍,同期先後的偏將軍還有黃蓋、魯肅、陳武、淩統、潘璋、全綜等人。
可見,孫權並沒把周瑜推上多麼高的位置,也並沒給他多麼大的權力。但是,曹操來赤壁了,孫權把周瑜推了出來,任命他爲大都督。所謂大都督,只是戰時臨時任命,戰後自動終止任命。劉備要奪取荊州了,孫權又把周瑜推了出來,要他回江陵準備伐蜀。要是成行的話,周瑜肯定又是大都督。戰爭結束了,周瑜的大都督身份肯定又會失效。
其實,所有的探究,已經與周瑜無關。甚至,因爲赤壁之戰而形成三國鼎立的形勢,也已經與他無關。與他有關的,只是一個關於五星級男人的記憶。周瑜就像一顆耀眼的流星,劃過歷史的天空,雖然短暫,但是留下了閃亮的軌跡。他那麼早離開,是因爲他本來就是一顆星,要回到屬於他的天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