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讓著名音樂人李廣平津津樂道的事完全集中在自己18歲的女兒李思琳身上——這個當年的小童星,非但在音樂方面繼續展示着自己的才華,現在還被世界著名大學耶魯大學提前錄取,並獲得全額獎學金。李廣平是中國流行樂壇的“造星”者,寫了《你在他鄉還好嗎》、《潮溼的心》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更是打造了李春波、甘萍、李進等多位著名歌手。“家庭教育應充滿愛和尊重。”談及如何培養女兒時,李廣平說,他和愛人很多時候只是對女兒起了一個把關和大方向指導的作用,但記者發現,這個細緻的父親其實連女兒在讀什麼書,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引導。
陪學舉家北上拉下雲端接地氣
李廣平和妻子林靜都是著名的音樂人,在女兒李思琳收到耶魯大學錄取通知書後,他們依舊堅持着“尊重孩子的選擇”,因爲從小就有着音樂天賦的李思琳選擇的是耶魯大學的人文專業。
說到女兒的天賦,李廣平的確很驕傲。“應該有遺傳方面的因素吧。她四歲半時,就表現出對音樂的超常敏感——音準。”簡單的開門聲、風鈴的響聲,似乎一切可以入耳的聲音,李思琳都能在鋼琴上找到相應的音高來。後來在七八歲時,凡是聽過的樂曲已經能記譜了,這幫了專業的作曲家記錄了不少民歌。一次在看母親教鋼琴課時,5歲的李思琳提出要學鋼琴,父母提醒她,學音樂太苦。李思琳一句“我能堅持”,讓父母倍覺欣慰。媽媽成了李思琳的第一位鋼琴老師,李廣平也從李思琳五歲起,開始每年帶她去錄一兩首歌,其中大部分都是李廣平專門爲女兒寫的。“一般來說,兒童多少有些唱不準,最後用電腦修一下後更顯得可愛,而錄音師說小思琳唱得太準了,都已經不太像小孩子了。”2005年,10歲的李思琳出了第一張音樂專輯。那時,一家人都住在廣州,李思琳已經是當地有名的小童星了。兩年後,爲了女兒能繼續接受優秀的音樂學習,李廣平決定舉家北上,這樣的“陪讀”讓一家人完全開始了新生活。昔日孟母三遷,李廣平舉家從廣州搬到北京,最後乾脆“落戶”到李思琳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進的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附近。李廣平說,其實自己也算是沾了女兒的光,中國流行音樂的中心當時也正從南向北集中。在附中,李思琳師從著名作曲家劉長遠學習作曲,在校期間,不但將學校的幾項獎學金收入囊中,更是在國際比賽中頻頻得獎:意大利“唐文森特維蒂國際音樂比賽”作曲組第二名、波士頓“未來之星國際音樂節鋼琴比賽”第一名……
在李思琳的音樂之路上,李廣平和妻子林靜擔當的“扶上馬,再送一程”,在他們看來女兒的音樂素養已經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做了二十多年流行音樂的李廣平甚至自覺“女兒的歌曲和她的一些感覺,是自己無法替代的。”在音樂方面,女兒有驕傲的資本,李廣平和林靜卻覺得應該把她“拉下雲端”。“學鋼琴和作曲,都是偏重古典音樂,以前我基本不聽民歌。”李思琳告訴記者,即便現在寫流行歌曲也是“業餘做的事情”。但父親很早就告訴她,一定要聽民歌!李廣平的想法是更希望女兒有着多方面的發展,曲高和寡亦需接地氣。“我開玩笑地說,你總得先養活自己吧。”母親甚至也“逼”着李思琳去聽去唱,“也嚐到甜頭了,13歲時面試考試要唱民歌,我當時都能選擇戲曲了,我分男女聲唱的粵劇《分飛燕》,把老師都嚇一跳。”現在,在即將發行的新專輯中,李思琳寫了四首民歌風的歌曲。
導讀海量的積澱外語全自學
李思琳還沒結束專業考試前,她已收到了父親李廣平的“寒假作業”:一張書單,其中包括魯迅的《阿Q正傳》、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等。李廣平覺得,女兒在出國前還需要有一定的中國文學基礎。在李思琳的記憶中,每次搬家總是攜帶着至少5大箱各類書籍,“如果不是還有鋼琴,沒人認爲我們家是做音樂的。”
李廣平認爲,耶魯大學能錄取女兒,一是學習成績過關,再者就是廣博的閱覽知識。李廣平說自己受《美國語文》一書影響很大:“它不是國內這種歸納總結的語文教學模式,而是啓發發散性思維的模式。”李廣平甚至自己給女兒“補課”,“如她在學校學蘇東坡的詩詞時,回家我就會給她再說一些林語堂《蘇東坡傳》裏的知識。”小學時,李思琳迷上哈利·波特,初中更是愛追看美劇英劇,有時練琴偷懶,就是爲了有時間去看《緋聞女孩》和奧斯卡電影,於是李廣平將英文原版《傲慢與偏見》送到女兒手裏,拽了一句:“英國文學是美國文學的祖宗。”這是他發現了女兒的興趣在引導,於是《老人與海》、《美國悲劇》,甚至《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原版英文小說,成爲李思琳很長時間裏的主要讀物。從翻字典查閱陌生單詞,李思琳也逐漸過渡到和李廣平討論簡奧斯汀的文學表達方式了。李廣平覺得女兒還應該讀得更多一些,於是歷史、政治、法律等各個方面的書籍,都堆在案頭,還會特意把某些章節單獨再打印出來作爲重點推薦。“一次讀龍應臺的演講稿,我還把裏面提到余光中的《鄉愁四韻》和羅大佑的《美麗島》做了鏈接,讓她自己去看,去聽,去分析。”給女兒海量“導讀”,李廣平覺得,“作爲一個創作者,你的眼光越高、眼界越寬,你寫出來的東西就越有內涵,才更能有共鳴,能流傳。”李廣平告訴記者,女兒曾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做電影音樂,但高中後她就很少提這個話題了,“因爲可能會有更多的選擇。我對她的要求就是,古典的要很懂,流行的不要放棄,最近我又鼓勵她學指揮。電影音樂作曲,是要有機會實踐,你才能進入,那是另外一個圈子。”李廣平堅持讓非常忙碌的女兒開微博,“讀書之外,認識社會萬象也很重要。”
(下轉B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