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每逢春節,許多城市總要面對“用工荒”的尷尬。因爲大批農民工返鄉過年,造成了許多崗位空缺。這種現象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農民工的勞動對城市有着無比的重要性;二是農民工對城市缺乏歸屬感,很難融入城市。爲此,市政協委員邵豔和張新耀在政協會上分別遞交了推動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提案,建議政府從安居、管理等方面着手,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讓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不再做城市的“過客”。
張新耀委員認爲,由於農民工整體收入偏低,尋找到穩定的居住場所成爲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難題之一。農民工從事着城市居民不願從事的髒累苦險的工作,並且待遇較低,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險和福利。邵豔委員認爲,一方面需要規範管理勞務派遣用工、理順企業與職工之間利益關係、改善勞動條件、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另一方面,加強對農民工整體的心理疏導、繼續教育、就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以及有着現實需求的職業發展培訓,幫助他們開展職業生涯設計。另外,邵燕認爲,戶籍創新是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標誌,20世紀50年代建立的戶籍管理制度直接導致了中國特有的城鄉人力資源二元結構體制的形成。這種戶籍管理制度雖然未能阻止鄉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卻一直是進城務工人員應享有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項權益受到損害的深層原因。
他們建議,建立城鎮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將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和就業穩定的農民工納入城鎮公共租賃住房制度中;農民工所在社區定期舉辦靈活多樣、健康文明的各類文化活動,建立外來人員俱樂部,把提供法律法規方面的服務作爲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舉辦農民工法制教育培訓班等,免費提供有關欠薪、工傷、勞動仲裁等方面的法律諮詢;改革戶籍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