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報告摘登
深刻汲取“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災害的教訓,加強中心城區的防洪及雨洪調蓄,做好水系規劃銜接,消除排水管道斷點盲點,啓動西郊砂石坑等蓄滯洪區建設。汛期前完成中心城20處下凹式立交橋積水治理,推進64處雨水泵站改造。嚴格落實新建項目和居住小區雨水控制利用規劃,建成一批老舊小區雨水利用設施。加強高層建築、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區域火災防控,提高極端天氣、地質災害應對處置能力。細化各類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消防、防洪、防震、防疫等設施設備和隊伍建設,完善重要物資緊急儲備體系,健全快速響應機制。大力普及防災減災知識,積極開展體驗教育應急演練,建設200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提高市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百姓願景
專家解讀
延伸採訪
今年本市將重點治理中小河道34條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本市將重點治理中小河道34條(段),完成治理長度280公里,清除全市主要行洪河道主河槽內障礙物;完成7項市屬水利工程水毀修復、13座區縣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15條水毀嚴重小流域防洪工程修復;建設城鄉雨水收集利用設施350處,完成20座下凹式立交橋雨水泵站和50公里雨污水管線改造;消除地下空間、地鐵站、老舊平房區積水隱患;完成南水北調南乾渠、大寧調蓄水庫主體工程建設;建成東壩、五里坨、百善等6座污水處理廠,完成酒仙橋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建設再生水管線50公里;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34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0平方公里;消除1960座塘壩、坑塘、魚池安全隱患,新增都市型現代農業節水灌溉面積1.05萬公頃,完成0.79萬公頃高標準基本農田排水溝渠整治。
到2015年底前,本市將完成中小河道治理等8項主要任務,實現“區區有重點、鎮鎮有項目、村村有工程、社區有集雨”,建成相對完善的流域防洪體系和水資源收集利用體系。
在未來三年的時間裏,本市將要實現對1460公里中小河道的重點治理;完成7項市屬水利工程水毀修復、13座區縣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15條水毀嚴重小流域防洪工程修復;建設1800處城鄉雨水收集利用設施;排查改造164座下凹式立交橋雨水泵站;改造350公里雨水管線並消除“斷頭管”;建設4處大型雨洪蓄滯工程;建成東干渠、南乾渠、大寧調蓄水庫、團城湖調節池、密雲水庫調節池、郭公莊水廠、通州水廠等南水北調重點配套工程;新建擴建中心城、新城、鄉鎮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廠40座,新增污水處理規模205萬立方米/日,配套建設再生水管線485公里;加固堤防130公里,河道生態修復60公里;新建、修復南大荒等6處水質淨化溼地工程;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130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0平方公里;逐一排查農村地區7800座塘壩、坑塘、魚池,消除隱患,確保安全。
本報記者葉曉彥J224
製圖馮晨清H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