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身爲廣州市政協副祕書長的範松青,最近成爲熱點人物——只因他的一份《關於廣州市率先試行公職人員家庭財產申報公開的建議》的政協委員提案,把一直以來呼聲高而進展小的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再次推向社會輿論關注熱點。他,也因爲主動表態願意公開自己財產,被媒體稱爲“廣州公開財產第一官”。
關於範松青,關於他的提案,被大量網絡、微博迅速轉載、評論。支持、鼓勵的聲音佔了主流,但也不乏質疑的聲音——質疑是又一場高調的個人秀,還有人認爲,他觸碰了官場“潛規則”,前途堪憂。關注的目光多了,聽到的聲音多了,範松青有了壓力——雖然兩會很忙,但他依然每天都去網上看關於他的評論直到深夜。
“這兩天,我真的說得太多了!”昨天下午,範松青在參加兩會的休息時間接受了記者採訪,言語裏透着疲憊。不過,聊起前天習總書記在中紀委全會上的講話,他說這又給了他動力,讓他找到了說話的慾望。
“總書記的講話讓我覺得提案恰逢其時”
範松青說起剛剛看到的習總書記在中紀委全會上的講話,聲音立刻亢奮了起來,“這個講話讓我很受鼓舞!這次習總書記的講話傳遞了一個很清晰的信號,說明黨要把權力放在陽光下的決心!這是黨心所向,民心所向啊!”
在習總書記的講話裏,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這句話。“但是怎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就很值得我們深思。制度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制度是萬萬不能的。權力要關進制度,首先要設計一個相對比較完善的制度。1995年,黨就推出過關於領導幹部收入申報的規定,但因爲制度設計得還不夠完善,所以20來年一直推不開。第二,制度設計之後還需要人的執行,要不然也只會是一紙空文。只有制度執行好了,並在實踐中完善,才能杜絕‘前腐後繼’。我理解,執行就是嚴格執法,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現在,我們經常缺乏一查到底的勇氣,希望這次習總書記的講話能被落實到實處,要像總書記說的那樣,有貪必訴。”
對於在這時候自己提出的關於官員財產公開的提案,範松青堅信自己是正確的,“這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我以一個恰當的身份、用恰當的方式,提出了一個恰當的建議。”
“希望杭州的官員都能加入財產公示的行列”
對這個提案激起的漣漪,範松青認爲:“我是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履行職責。提案上交了,我就會話少點了。這兩天,廣州市紀委已經迴應了我的提案,表示會抓緊調研。至於以後這項工作怎麼推動,紀委怎麼開展試點,我還是不多說了,不越位嘛!我希望,我的這個提案能讓南沙的(官員財產公示)試點工作更加順利地推進,能儘快在廣州乃至全國推進起來。”
範松青有着一段豐富的人生經歷。他做過士兵、記者、教師,最後從政。1995年,範松青南下調入廣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後來又到廣州市紀委、監察局擔任幹部。他在廣州紀委有十年的反腐工作經歷,所以他不覺得自己是有些人所說的那樣“豁出去”了,“說反腐,我有底氣。紀委工作這10年,我重點還是在防腐敗法規研究。寫這個提案,我不是心血來潮。”
在他看來,官員財產公示這項工作這麼多年沒有得到推廣,有歷史原因。而現在,它已經成爲大家的心聲,“黨反腐的決心很大,人民羣衆對此的呼聲很高,應該把有些東西都放在陽光下曬一曬了。我的這個提案,於國於民,都是有好處的!我希望,(官員財產公示)能儘快地在廣州推行起來。《錢江晚報》是浙江的、杭州的媒體,我也希望藉此呼籲,希望杭州的官員們也能積極響應,能加入財產公示的行列,更希望能讓全國各地的官員都響應起來。畢竟,我個人的力量小,衆人拾柴火焰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