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本市地方病主要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和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近日,本市出臺《天津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本市所有非水源性高碘病區或地區所在的區縣繼續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動態監測人羣碘營養狀況,適時調整食鹽加碘濃度,碘鹽覆蓋率不小於95%,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大於90%;水源性高碘病區,不加碘食鹽覆蓋率達到80%以上。
除部分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外,本市外環境普遍缺碘,屬於碘缺乏病地區。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分佈於靜海縣的13個鄉鎮和濱海新區大港管委會的1個鄉鎮,受威脅人口約47萬。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分佈於使用地下水爲水源的10個涉農區縣,涉及2207個村,受威脅人口264.55萬。
目前,本市地方病防治工作距實現消除地方病危害的目標仍有差距。部分區縣居民碘鹽覆蓋率仍有波動,不加碘食鹽銷售量呈上升趨勢,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尚未全面落實防治措施;尚有部分地方性氟中毒病區未完成改水降氟,部分已改工程因各種原因報廢需要重建,已改地區因各種原因不飲用降氟水,達不到防治效果等。
目標 水源性高碘病區不加碘食鹽覆蓋率達80%以上
“十二五”期間,本市所有非水源性高碘病區或地區所在的區縣繼續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碘鹽覆蓋率不小於95%,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大於90%;8至10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小於5%,尿碘100μg/L以下比率小於50%、50μg/L以下比率小於20%。病區的中小學生和家庭主婦防治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90%和80%以上。同時,控制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危害,落實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的防治措施,不加碘食鹽覆蓋率達到80%以上。
此外,有效控制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基本完成已查明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的飲水安全工程和改水工程建設,地表水到達的地區應優先使用地表水。強化已建改水工程的後期管理,確保90%以上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運行狀態,水質符合國家和行業相應衛生標準。病區的中小學生和家庭主婦防治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90%和80%以上。
措施 三步走防控地方病中小學要安排防治知識課
《規劃》提出,本市將採取三項措施防治地方病。首先加強病情監測,提高監測靈敏度和覆蓋面,尤其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羣的監測。衛生部門將定期開展全市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監測,定期開展水源性高碘病區或地區的居民不加碘食鹽覆蓋率監測;適時開展居民碘營養水平監測。定期開展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哨點監測和改水降氟工程水質衛生監測。在“十二五”期間,本市開展一次以村爲單位的水源水氟含量普查,掌握新的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範圍數據。其次,根據本市地方病的流行現狀,實施針對性的防控措施。碘缺乏病防治繼續實施以食用碘鹽爲主的綜合防控策略。最後加強健康教育,使地方病防治知識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增強羣衆防病意識,促進形成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教育部門要進行學生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動,中小學校制定相關健康教育計劃,每年至少安排1個課時講授地方病防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