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娜最近兩年爲我們留下了不少經典語錄,不誇張地說,她的語言與她的比賽一樣精彩,這其中不乏幽默的語言,但有些話也引起過不少爭議。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美女
記者這幾天一直努力與前方取得聯繫,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記者聯繫上了李娜的經紀人麥克斯以及央視網球頻道主持人童可欣,他(她)們從各自角度談到了李娜。很多人不清楚,李娜與莎拉波娃的半決賽是“同門之爭”,因爲這兩個吸金女皇擁有同一位大牌經紀人麥克斯。半決賽之前,記者曾發郵件採訪了麥克斯,當時的問題是:面對兩個最有“錢途”的女人之爭,麥克斯支持誰呢?麥克斯當時的答案很簡單,歸結就兩字:糾結。
如今他不用糾結了,李娜戰勝了莎娃,闖進了決賽。他在接受一家中國網絡媒體採訪時說過一段話讓記者印象深刻:“莎拉波娃帶着她漂亮的臉蛋和各種味道的糖果,來到了墨爾本,被認爲是人氣王。然而,站在比賽場上時,李娜的支持聲更大。要知道,現場觀衆中,有2/3的人支持李娜。”常年解說網球大滿貫的央視主持人童可欣,則從女性角度解讀了李娜:“當李娜用堅強的性格擊敗莎娃時,李娜的東方美顯得更性感。在李娜成名前,沒人注意到她的長相,可現在的她是歐美人,尤其是澳大利亞人心中的東方美女。”
那麼,在外國人眼中的“漂亮性感的東方美女”是怎麼走上網球道路的呢?
先練羽毛球7歲轉網球
說起李娜走上體育這條路,不能不提兩個人——爺爺李龍立和爸爸李盛鵬。李娜的家庭可以說是體育世家,爺爺李龍立是漢口寶善街中學的體育老師,因此李娜的爸爸李盛鵬從小就開始打羽毛球,還曾進入過湖北省羽毛球隊。不過“文革”結束後,李盛鵬的運動生涯也畫上了句號。1982年2月26日李娜出生了,這再次點燃了爺倆的運動夢想。5歲半的時候,李娜被送到新華路體校,在教練林書惠的指導下練習羽毛球。在李娜7歲的時候,被網球教練夏溪瑤相中開始練網球。
正當11歲的李娜一步步走上正軌的時候,父親李盛鵬卻因先天性血管狹窄住進了醫院。但爲讓李娜專心練球,李盛鵬專信給夏溪瑤:“因身體不好,我已住院兩個月了…希望您把李娜當成您的姑娘一樣,不對的地方狠狠地教育……孩子就拜託您了!”這些話勾勒出李盛鵬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
在教練夏溪瑤身邊,李娜完成了小學學業。小學畢業後,李娜1996年進入湖北省隊,遇到了她職業生涯中的又一個“貴人”——教練餘麗橋。也就在這一年,李盛鵬因病去世。幼年失父,讓李娜一夜之間成熟了。在餘麗橋的指導下,李娜在球場上練得更苦。在父親去世的第二年,她在全國網球總決賽中奪冠,這也是她拿到的第一個全國冠軍。
1997年,15歲的李娜赴美國訓練7個月,回來後,李娜開始了自己的征服之旅。1999年李娜進入國家隊,2000年與李婷搭檔奪得WTA(國際女子職業網聯)巡迴賽女雙冠軍。2001年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李娜囊括女單、女雙和混雙三項冠軍。
“退役事件”因禍得福
回顧李娜的職業生涯時,不能不提2002年的“退役事件”。“領導、教練:你們好!由於身體方面的原因,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再適合從事網球方面的訓練了,所以請特批下隊。”留下紙條後,李娜關上手機,人無蹤影。擁有北京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單、女雙、混雙3枚金牌以及國際網聯14項單打賽事冠軍頭銜,2002年的李娜看着自己200開外的世界排名,不知道如何再往前邁出一步。
那一年李娜與相戀4年的男友姜山一起踏入華中科技大學,進修新聞專業,同學中無人知道她是誰。通往新聞學院的路要經過網球場,李娜和姜山每天繞道而行。體育選修課上,有人建議李娜選網球,她搖頭,“我不會。”2004年8月22日,姜山給李娜發了一條短信:“李婷、孫甜甜獲得雅典奧運會女雙冠軍。”還有一次,坐在東校區網球場邊的李娜出神地看着場上奔跑的同學們時,一旁的姜山知道了她對網球難以割捨的心思。“他動員我說還年輕,再試試吧,免得以後後悔!”李娜回憶說。2005年初,22歲的李娜兩年後正式重返賽場。從同學、男友到後來成爲了李娜丈夫兼教練的姜山,一直和她一起在世界各地征戰。2006年李娜和姜山低調結婚。
600天好似坐“過山車”
2009年1月,網管中心決定允許李娜與彭帥、鄭潔、晏紫4人單飛,只需將比賽獎金的8%和商業收益的12%上繳中心,並無條件參加國家隊賽事,便可享受教練自由、獎金自由、參賽自由。李娜那一年闖入另一項大滿貫賽事——美國網球公開賽的8強。2010年李娜世界排名第10。2011年在奪得澳網亞軍和法網冠軍後,李娜的排名升至世界第4。女子網球界傳奇人物納芙拉蒂諾娃認爲:“李娜在幾年前選擇單飛,將幫助中國重新思考培養世界冠軍的模式。”
從2011年6月4日奪取法網冠軍,到今天在澳網再次殺進決賽,時間正好過去了整整600天。在這600天中,李娜嚐到了太多的酸甜苦辣。2011年法網奪冠改寫了李娜的職業軌跡甚至是人生軌跡,在那之前,她最榮耀的稱號無非就是“金花一姐”,但那之後,她成了中國網球甚至是亞洲網球劃時代的英雄,鮮花、掌聲以及數不清的財富都潮水般地向她涌來,在那段時間中,李娜有過短暫的迷失,600天之後,在經歷了太多的起伏曲折之後,如今李娜終於重新回到大滿貫決賽的舞臺。
進入新賽季以來,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全新的李娜。她的技術變得更加全面,發球以及反手經過羅德里格斯的打磨之後變得更加穩定。更重要的是,她在球場上的心態變得更加積極,永遠充滿了樂觀的精神。
本報記者田偉J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