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3日,重慶市首個大學生村官志願者服務團在巴南區接龍鎮成立,巴南區200餘名大學生村官加入了該服務團。
即日起至春節,這些大學生村官將圍繞“我陪孤殘過春節”主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走進巴南區的空巢老人、殘疾人家中,送年貨、貼春聯、做家務,並看望農村留守兒童和孤兒,爲他們送去新春的祝福。
志願者來了,蔣明書家裏的年味變得濃厚起來
昨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
因爲大女兒決定留在廣州,接龍鎮桂興村的蔣明書原來以爲,今年春節就他和老伴冷冷清清地過了,沒想到昨天家裏卻來了一羣帶紅帽子的年輕志願者。他們提着米、油、湯圓粉等年貨以及從鎮上買來的新鮮蔬菜和豬肉,走進她家。
蔣明書家的廚房是土坯房,光線有些昏暗,竈臺上沒啥東西。“過年就我們老兩口在,我腿腳也不利索,本來都不準備辦年貨了。”看着手提大包小包的志願者,蔣明書顯得很高興。
蔣明書今年59歲,30多年前因患風溼病導致股骨壞死,現在走路需要依靠兩隻柺杖。她的大女兒在廣州打工,二女兒嫁到了豐都,家裏常年就是她和老伴兩個人。
“嬢嬢,我們中午吃餃子要不要得?”來自界石鎮的大學生村官黃娟問。
“要得,要得。”蔣明書高興地說。
臨近中午,志願者開始圍着桌子包餃子。“餃子皮和豬肉餡都是從鎮上買來的,但一定要到家裏包,這樣纔有過年的味道。”黃娟說。
屋裏屋外,有的志願者打掃衛生,有的挑水劈柴,有的爬上屋頂,幫蔣明書修補漏水的房屋。
“廚房屋頂漏了,嬢嬢腿腳不方便,我們幫她修。”接龍鎮大學生村官王晶曾多次走訪蔣明書家。在王晶號召下,幾個志願者搭着梯子爬上屋頂,擡起瓦片邊緣,用撬杆小心撬下釘子,取下舊瓦片,再疊上新瓦片。
當熱騰騰的餃子出鍋時,蔣明書家的廚房也變得亮堂許多,大門前還貼上了春聯、掛上了寓意紅紅火火的燈籠,家裏的年味一下就濃厚起來。
一羣年輕人陪着蔣明書夫婦在農家院壩前吃了一頓熱熱鬧鬧的年飯。臨走,志願者還和蔣明書約定,要“常回家看看”。
“希望這些紅帽子年輕人多到我家來耍”
60歲的桂興村村民文祿昭很喜歡志願者送來的年貨。
“掛麪、白糖、湯圓粉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家過年必備的。”文祿昭家有6口人。一家人除了女婿在接龍鎮打零工外,全部靠務農作爲主要收入。上初二的外孫患支氣管炎多年,文祿昭一家人本就不多的收入還要用一部分給孩子治病。
“新的一年,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希望這些紅帽子年輕人多到我家來耍喲。”看着忙裏忙外打掃的志願者,文祿昭笑呵呵地說。
院壩裏,來自南彭街道的大學生村官賀真真正跑進跑出找衣架。
“我洗了一大盆衣服,剛掛了兩件就找不到衣架了。”賀真真說,“小年”這天,是中國民間祭竈、掃塵、吃竈糖的日子。這天到村民家爲他們打掃清潔,顯得很有意義。“參加這樣的志願活動,看起來是我陪孤殘過春節,實際上他們也在陪我,這麼多人熱熱鬧鬧地在一起,很溫暖。”
接龍鎮的大學生村官張瀧來自四川富順。“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現在工作也在農村。”張瀧說,他了解孤老、孤兒和殘疾人的困難,過年過節無人陪伴就是他們一年到頭心裏最難受的時候。留在這裏和他們一起過年,給他們帶去溫暖,也是當代大學生村官應盡之責。
7個志願服務分隊長期爲村民服務
在“我陪孤殘過春節”主題之外,昨天,大學生村官志願者服務團還組建了助耕支農、留守兒童幫扶、空巢老人幫扶、農業技術推廣、文化活動、法律援助、突發事件應急等7個志願服務分隊。
據服務團團長楊慶華介紹,志願者將長期圍繞農村,以服務社會、服務羣衆爲主線開展活動。
楊慶華介紹,即日起至春節前夕,志願者將以分隊或鎮街組織形式,走進巴南全區各個鎮街開展志願服務。同時,部分村官還將邀請結對孤兒、留守兒童到自己家過年。春節過後,服務團還將深入村民家中,幫忙春耕。
昨天,在大學生村官志願者成立儀式上,志願者代表楊訊向全國30萬大學生村官發出倡議,號召全國大學生村官積極行動起來,用真情、真愛、真心,關注、關心、關愛孤兒、孤寡老人和殘疾人,讓他們都過上一個快樂、祥和、節儉、喜慶的春節。
(來源: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