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歐自由貿易機制的建設可刺激消費,爲雙方創造更多的就業、投資及經貿等機會,從而推動美歐經濟增長轉入快速發展軌道。可以說,美歐相吻合的戰略考慮及要求,正在促使美歐自由貿易談判及早浮出水面,並將成爲全球關注的一大議題
日前,歐盟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向外界表示,美國和歐盟自由貿易談判進程的啓動指日可待,他將於2月5日飛往華盛頓,對一份歐盟和美國的聯合報告作最後修改。2月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見美國副總統拜登時,雙方再次強調加強歐美關係的重要性,表示將致力於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鑑於美歐構建自由貿易區的需求和意向都很強烈,雙方就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達成共識的前景較爲明朗。然而,由於美歐在農產品補貼、高科技保護等領域分歧嚴重,談判歷程將不僅漫長,而且會十分崎嶇,甚至不排除再次擱淺的可能。
實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西洋兩岸就開始討論建立美歐自由貿易區的問題,但都因分歧嚴重或雙方對世貿組織的高度關注而擱置。如今,雙方對內面臨着日益嚴峻的經濟結構調整挑戰,對外面臨着發展中國家經貿高速增長的巨大壓力,加上美歐領導人對自由貿易談判的高度重視,雙方再次把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擺上了議事日程。
的確,這些年,美歐之外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造成區域間貿易格局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再加上美歐內部產業結構調整及金融市場融合等方面的迫切需要,都把美歐經貿關係倒逼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
目前,美歐經濟持續在低谷徘徊,美歐自由貿易機制的建設可刺激消費,爲雙方創造更多的就業、投資及經貿等機會,從而推動美歐經濟增長轉入快速發展軌道。可以說,美歐相吻合的戰略考慮及要求,正在促使美歐自由貿易談判及早浮出水面,並將日益成爲全球關注的一大議題。
不可否認,如能順利構建起自由貿易區,美歐雙方都將獲得巨大利益。即使現在,美歐間的經濟聯繫仍高居世界榜首,雙邊貿易額達7000億美元以上,佔世界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投資總額3萬億美元上下,超過對亞洲投資的總和。一旦建成自由貿易區,實現汽車等技術、資金密集型產品進入對方市場不需檢測,拆毀醫藥安全標準等重要商品的出口籬笆,歐盟國民生產總值將很快躍升1560億美元,GDP增速就可因此加高0.52個百分點。
對美國來說,美歐自由貿易機制不僅可幫助實現出口翻番的戰略目標,而且可加速美國製造業的升級和擴展,推動美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創造高端就業機會,帶動美國經濟走出低迷困境。顯而易見,未來幾年,美國要雙管齊下,以期在西太平洋以TPP爲依託,在大西洋以美歐自由貿易區爲平臺,爲其保持世界經濟霸主地位,撐起兩根支柱。
然而,設想容易落實難。首先,雙方在農產品補貼問題上分歧嚴重,數十年來相持不下;其次,在高科技領域誰都不願放棄對本國企業及技術的嚴密保護和補貼。即使在技術標準和會計制度等方面,雙方的分歧也很明顯。美歐間衆多的分歧和摩擦,不但阻礙了多哈回合進程,甚至使美歐就貿易分歧不時劍拔弩張,威脅以牙還牙,採取報復行動。由此看來,美歐自由貿易區談判道路不僅艱難而且漫長。有關權威機構估計,沒有3年左右的時間是談不下來的。
不可忽視的是,隨着美國國會不斷向保守主義方向傾斜,共和黨中的極端保守派對自由貿易的牴觸情緒日益濃厚。即使在小布什時期國會掌握在共和黨手中之時,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險些在國會胎死腹中。如今,奧巴馬當政,國會中的共和黨保守派面對規模空前的美歐自由貿易區,勢必會橫挑鼻子豎挑眼,增添障礙。(李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