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伊朗外交部長阿里·阿克巴爾·薩利希3日歡迎美國副總統約瑟夫·拜登關於美伊直接對話的建議,同時宣佈“好消息”,伊朗核問題新一輪對話將於本月舉行。
一些分析師說,美伊雙邊對話可能給伊朗核問題帶來轉機。只是,兩國缺乏互信,能否跨越藩籬,“真誠”對話,有待觀察。
有條件
薩利希3日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說,伊朗對伊美雙邊對話持開放態度,只是,美方必須展示“可信、公平、真實”的意圖,放棄“言語恫嚇”。
就是否接受美方“好意”,薩利希沒有鬆口。
拜登前一天在這場高級別國際論壇上說,如果伊方態度“嚴肅”,美國打算與伊朗直接對話,以打破伊朗覈對話僵局。不過,美國不會參加“空費脣舌”的對話。
薩利希迴應,拜登積極表態是“向前一步”,就伊美直接對話,伊朗不劃“紅線”,願意談論核項目等議題談判。他同時直言,雙方缺乏互信,實現對話面臨挑戰。
他說,美方一方面放風願意直接對話,“另一方面言語恫嚇,說一切都擺上桌面……兩種態度互不相容,互相矛盾。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我們才準備”對話。
薩利希說,伊朗相信“化敵爲友是明智的”,但“我們非常重視自身的獨立”。
美國政府對伊朗核問題的立場是“所有選項擺上桌面”,這一外交辭令意指保留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的選擇。
缺互信
一些分析師說,伊朗核問題對話陷入僵局,美國和伊朗互不信任是重要原因。美伊對話可能是打破僵局最好的機會,或許會在6月伊朗選出新總統後舉行。
不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院院長瓦利·納斯爾懷疑美伊能否直接對話。
“(拜登和薩利希的)這些聲明顯現積極一面,即雙方至少持開放態度。可是,我認爲還得有一些靠譜的辦法把雙方拉到同一張桌子前,”納斯爾說,“最壞的情況之一是,如果他們坐在同一張桌旁,然後沒有成功……那麼我們將真正陷入僵局。”
納斯爾說,美伊若要實現對話,關鍵是“已經真正形成一些向前的勢頭”。
西方國家對伊朗鈾濃縮項目深懷疑慮,擔心伊朗暗中研製核武器。伊朗堅稱無意發展核武器且有權和平利用核能。
伊朗去年與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及德國舉行三輪覈對話,沒有取得進展。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卸任前在美國外交關係學會發表講話,警告“伊朗核問題的對話大門不會永遠敞開”。
“好消息”
伊朗外長薩利希3日宣佈,伊朗本月將與伊朗核問題相關六國、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在哈薩克斯坦舉行新一輪對話。
“我有好消息,我昨天(2日)聽說“5常+1”或“歐洲聯盟3+3”2月25日將在哈薩克斯坦會面。”薩利希沒有明言伊朗是否赴會,但強調伊朗“從未退出”對話,“我們依然非常希望”達成各方可接受的方案。
一名歐洲國家外交官說,自去年6月莫斯科對話以來,相關六國幾次提議舉行新一輪對話,不過伊朗一直沒有確認同意,雙方就會議日期和地點“糾纏”數週。
哈薩克斯坦說,願意在首都阿斯塔納或原首都阿拉木圖承辦對話。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上月31日說,她對伊朗核計劃新一輪對話有信心。她的發言人邁克爾·曼3日說,伊朗外交部長最終確認召開會議是“好消息”,“我們希望伊方談判代表團也能確認”。
尋求外交解決途徑同時,伊朗上月告知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在中部納坦茲核設施新添更先進的鈾濃縮離心機。這一技術升級在一些西方國家分析師看來,可能成爲伊朗核項目“轉折點”。(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