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盼望着,盼望着,小年來了,春節的腳步近了,無論是新浪微博還是騰訊微博,網友紛紛曬出了自己的祝福。但是,習俗的不同讓微友爭論不休,有人認爲昨日是小年,也有不少人認爲今日纔是小年。其實,不管是二十三、二十四,還是二十五過小年,都是各地風俗習慣所定,重要的是人們辭舊迎新的心願是相同的。
話題熱議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
@花兒candy:今天(3日)是臘月二十三,小年要吃竈糖的,竈糖就是麥芽糖,甜且粘牙。今年過年又不能回家,而且不同以往的是,爸媽也不來南昌。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不和父母過年,難免惆悵。兒子,快快長大,長大了,過年就可以去姥姥家滑雪了!祝大家小年快樂啦!
@活法兒:“二十三,糖瓜粘”今天是小年兒,家家戶戶打掃廚房,以糖瓜獻竈王,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南昌維納斯菲菲: 2月3日,農曆臘月二十三,傳統民俗中的“小年”。希望這個春節,我們每個人歡聚團圓多一點,餐桌浪費少一點;祥和年味多一點,鞭炮燃放少一點;陪伴親人多一點,焦慮忙碌少一點。癸巳蛇年,春天在路上,夢想在路上,希望在路上,我們攜手同行!
南昌人今天過小年?
@中醫師林波:南昌一般是臘月二十四小年,魯迅雜文中就曾提到祭竈,也就是給竈王吃飴糖,把牙粘住,上天就說不了壞話了。
@安吉拉噠噠:南昌今天(3日)不過小年,明天(4日)才過小年,而且很重視喔,地域不同,習俗不同!記得多吃酸楂!開胃助消。
@world632:在南昌,我們二十四纔是小年,南北各不同!
@毒蘑菇-Irene:今天(3日)北方人的小年,我奶奶是河南人,所以我們陪她過。明天(4日)是我們南昌的小年,我們家到舅舅家過。
@小F_超健忘的女超人:今天(3日),北方過小年,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記得以前的小年,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的,小朋友們要幫姥姥置年貨、貼春聯,但自從家搬到南昌後幾乎沒過過小年。
@姚金陳愛士多啤梨:只有南昌是臘月二十四小年……4日全面進入過年時間……
@dearll樂樂:小年!我們家是二十四,南昌習俗也是二十四。
相關新聞
對聯貼上門
歡喜迎新春
@雨後_微笑的臉:好吧,大家都認爲明天(臘月二十四)是小年,那就明天吧。今天(3日)我們早早地就把春聯貼好了,因爲過了小年,天天都是過年了。
專家觀點
“小年之爭”體現
南北方間的差異
“其實,南昌有二十三過小年的,也有二十四過小年的,這主要看各自的習慣。重要的是,人們辭舊迎新的心願是相同的。”民俗專家、南昌市民俗博物館館長梅聯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大部分日曆將臘月二十三寫作小年,是按照北方人的習俗定的。“小年之爭”也體現了南北方的差異。“相傳先秦時期,南方人被派往北方做苦力,由於路途遙遠,他們春節回家要比北方人晚一天,因此小年也晚了一天。”梅聯華說,江西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南昌俗語“過了二十四,天天是過年”就是這個意思。
記者看到,南北方過小年的不同也體現在電視晚會上。遼寧、山東等衛視昨晚播出了小年夜晚會,而湖南等南方省份的小年慶祝活動則在今晚。
記者瞭解到,民間還流傳着一種說法,即“官三民四船五”。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漁民則是臘月二十五過年。鄱陽湖的沿湖居民至今仍保留着船家的傳統:臘月二十五這天用掛燈籠等祈福方式過小年。
今年,臘月二十四恰好是立春,這在曆法中十分罕見。從2001年到2013年的12年間,只有2001年和今年遇到了這種“雙喜臨門”的情況。
梅聯華說,小年這天,我省居民大多有“掃塵”的習俗,即搞家庭衛生,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驅除瘟邪,掃塵一直要忙到除夕夜。
(主力記者呂柟記者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