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攝影袁迪 唐海收到社區送來的餃子很開心。
本報記者袁迪實習生段迪
2月3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小年,在這一天許多家都要以包餃子吃餃子過的方式慶祝小年的到來,當日一大早南嶺街道華陽社區的工作人員,早早來到社區,大家擼胳膊挽袖子,剁餡、擀皮、包餃子。準備將包好的餃子送到轄區內的外來流動人口家庭。
華陽社區史書記介紹,今天是小年,爲了能讓轄區內的外來流動人口家庭感受到異地的溫暖,社區決定組織網格長們,爲低保貧困家庭包餃子送餃子,“駐街單位穿越者戶外用品店瞭解這個情況後,還特別送來了20斤面和餃子餡。”經過近3個小時的努力,網格長們一共包出了600多個餃子,爲了能夠讓外來流動人口家庭吃到熱乎的餃子,網格長們分別按照已經選定的家庭,親自上門送餃子。
隨後,記者跟隨283網格長孫旭和281網格長郭敬宇首先來到小街西的流動人口唐海家,孫旭介紹,唐海獨自一人帶着孩子從黑龍江到長春來打工,平時全家只靠唐海打工維持生活,但是由於唐海工作很不穩定,所以家庭一直生活很拮据。
“當時我們瞭解他家的情況後,特意爲唐海找到了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考慮到他的孩子因爲沒有戶口,無法上學,我們還特意與學校溝通,最終爲孩子辦理了入學手續。”同時每逢節日,社區都會到他家進行走訪,詢問生活情況,發現有困難社區會盡力幫助解決。
敲開唐海家的門,唐海正在家裏收拾屋子,得知網格長是來給他送餃子的,唐海非常感動,從網格長手中接過餃子連連稱謝“作爲一名外來打工人員,背井離鄉的帶着孩子到長春打工,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實在是力不從心,後來網格長孫姐瞭解我的困難以後,經常來看望我,今天還專門給我送來了餃子,心裏真是熱乎乎的。”雖然是小年,但是下午自己還要去工作,所以根本沒時間去包餃子,“孩子今天還吵吵要吃餃子呢!”唐海的兒子小立國一邊吃着送來的餃子,一邊說着“謝謝叔叔阿姨爲我包的餃子,特別好吃。”
社區史書記說:“流動家族一直是我們社區的幫扶對象之一,這些人背井離鄉到長春打工,平時既要打工又要照顧家裏,很難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同時也缺少歸屬感,所以社區要求網格長,時刻關注這些外來人員的生活,爲他們解決生活上的急需,感受到我們這座‘最具人情味’城市帶給他們的溫暖,感受社區對他們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