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丁曉晨)近兩年,微電影蓬勃發展,更多的影像愛好者藉助這種形式投入到用電影講述故事表達感情。天津師範大學“SUNNY”影像小組就是由清一色女孩組成,她們的作品多次獲獎,拍攝“微電影”的過程也讓這五個即將大學畢業各奔東西的女孩留下幸福的青春回憶。
昨天夜裏,她們要拍攝“女主角走在空無一人的冬夜街頭”。北方的冬夜寒氣逼人,姑娘們22時後纔出門。“人家大劇組可以封路拍攝,我們只能等這樣的時候。”“製片主任”小張對記者說。雖然已是深夜,但仍有車輛行人通過,於是姑娘們決定一邊等一邊選機位,看效果。“這燈光太暗啊,還得打燈。”於是,小張穿過馬路,跑進對面小區的門衛室,不到五分鐘就揮手招呼大家。“門衛爺爺人很好,同意讓我們從這棟樓的樓梯間接電源!”大家趕快七手八腳地拉着接好的電纜穿過馬路。
“今天太幸運了,能遇到好心人。”小張說,因爲是自己搭錢拍電影,所以在場地和設備的租金、服裝和交通費用上能省就省。“有時候,錢緊這件事讓我們特別囧。參加市文明辦比賽的那個作品,我們去拍五大道,還剩一個坐馬車的長鏡頭,大家把所有口袋都翻過來一共還有120元錢,可是馬車票一個人40元……”還沒說完,負責在路口“望風”的姑娘突然喊:“快點快點,沒車了,準備開拍!”大家立即訓練有素地一分鐘內準備完畢。誰知拍到一半,“望風”的姑娘又喊:“來車啦,快躲車!”
“結果坐馬車了嗎?”記者問。“當時我們就讓攝像和演員兩個人上了車,剩下的都在馬車站等着。那必須一條過,我們實在沒有再坐一遍馬車的錢了!”回憶起那一次的經歷,姑娘們都笑起來,“當時有多囧,回憶起來就有多歡樂!”
終於,在空無一人的冬夜街頭把這場戲拍完。姑娘們又把剛剛爲營造影片氣氛撒下的兩大包花瓣清掃乾淨,時間已經是夜裏3時了。小張一邊清點東西一邊囑咐大家:“今天就在天大招待所眯一宿吧,明天7點起牀,敬業湖的陽光可不等咱。”
因爲就要畢業了,這個團隊也面臨着解散,但是這些微電影不僅留下了她們心裏的故事,更留下了成長中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