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長沙2月3日專電(記者史衛燕)“請問您要哪一天的票?”“到哪兒?”“您要幾張?”“請把身份證給我”……這是春運以來,楊敏每天都要不斷重複的話語。
楊敏是湖南鐵路重鎮湘潭站的客運計劃員,通常情況下與售票工作沒有交集。爲使廣大旅客順利買到火車票,去年底楊敏接受工作安排,在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要到售票窗口替班。
從早上8點接班,直到晚上10點纔回家。楊敏說,從去年12月26日起,自己沒有一個午休,沒有一個週末。
湘潭火車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由於湘潭站售票員少、客流量較大,每個售票員每日售票超過1000張。也就是說,一名售票員每天向購票旅客的提問要重複上千遍。
“這是正常情況下的估算,實際上可能遠遠不止上千遍。”楊敏用有些嘶啞的聲音介紹說。
楊敏告訴記者,售票員每天面對的是形形色色、口音各異、方言繁雜的旅客,有時簡單的一句話雙方要交流半天,更需要售票員多說話、多交談,以免出錯。所以,售票員還沒有等到下班就已經是一副“公鴨嗓”了。
“一天下來,嗓子乾燥、沙啞,但又不敢多喝水。因爲多喝水就得多浪費時間上廁所,窗口外的購票者就得多等了。”下班後的楊敏喝了一口水,咳着嗓子接着介紹,“我們只能多準備金嗓子喉片”。
“雖然辛苦一點,但只要能幫助大家順利回家過年,對我來說,再累也是值得的。”嗓子沙啞的楊敏淡淡地說着,語聲中透露着一絲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