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沈敏嵐) 2萬個崇明水仙種球已在濱江森林公園長出碧綠的葉片,花苞也已露頭,蛇年新春將飄香市區,今天,1萬株已長出花芽的“松江銀柳”又種植在了濱江森林公園內,與崇明水仙爲伴。而嘉定蠟梅正值盛花期,去古猗園新春遊園會和普陀真如公園,都能欣賞到嘉定蠟梅的迷人風姿。同時,因“三月三,上龍華,看桃花,逛廟會”習俗而形成的“龍華桃花”,今年將盛開共青森林公園林邊、溪畔,春天將呈現一派桃紅柳綠“桃花源”盛景。
今天,市綠化市容局宣佈,上海傳統鄉土花卉“上海三寶”已全部安家公園。滬上各大公園正努力擔當起上海傳統鄉土花卉的保護、展示功能,爲市民親近上海傳統花卉盡心盡責。
松江銀柳春節可賞花
崇明水仙、嘉定蠟梅、松江銀柳並稱“上海三寶”,在本報的積極呼籲和牽線搭橋下,“上海三寶”已全部進公園。
最早進大公園的是崇明水仙,2萬個三年生崇明水仙種球在去年12月就已成片種植在濱江森林公園主景區,花期在元宵前後。隨後,濱江森林公園又在林下散種了6萬個一年生崇明水仙種球,這些水仙每年將分批、輪番盛開,形成“林下水仙”美景。
曾經是上海花卉產業創匯大戶的松江銀柳,隨着主產區松江北部、如今的大學城區域的開發建設,滬郊已難覓松江銀柳蹤影。濱江森林公園按着當年“松江銀柳”出走上海的路線圖,一路尋覓,終於在江蘇沭陽找到了萬株“松江銀柳”,據濱江森林公園介紹,今天引種的是兩年生“松江銀柳”,目前已長到了1.5米高,枝條上已長出花芽,春節正是賞花期。
龍華桃花受困病蟲害
據有關方面的最新考證,上海“龍華桃花”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三國時期,並逐步形成了“三月三,上龍華,看桃花,逛廟會”傳統習俗。
然而,目前“龍華桃花”僅剩下龍華烈士陵園內的400多株,受場地條件限制,難現桃花源盛景。更致命的是,桃花與柏樹不能“爲鄰”,一種名爲“檜柏梨鏽病”的病蟲害最容易在柏樹和桃花樹之間交叉感染,而龍華烈士陵園由於環境需要,必須大面積種植柏樹,病蟲害成了上海僅有的“龍華桃花林”的最大“敵人”。同時,龍華烈士陵園的桃樹品種較單一,樹齡近20年,已進入“暮年”需要儘快更新。
一東一西兩大桃花源
地處東北部的共青森林公園主動聯手龍華烈士陵園,共同擔當起“龍華桃花”的復興重任。據悉,共青森林公園將在今年早春從龍華烈士陵園引種“龍華桃花”,讓“龍華桃花”盛開“共青”。
同時,共青森林公園已從全國各地收集、引種了20多個品種、700多株桃花名品,種植在園內最富有紀念意義的“植樹紀念碑”主景區,當年,年輕的共青團員就是在“植樹紀念碑”處植樹造林,建設“共青”。桃花入住“植樹紀念碑”景區,寓意着“共青人”將傳承“龍華桃花”精神,再現“龍華桃花”美景。
同時,共青森林公園還將以自身的園藝特長,加快“檜柏梨鏽病”等桃花病蟲害的技術攻關,力求儘快找到破解之法,讓龍華烈士陵園的桃花與柏樹和諧相處,花開更盛。未來,共青森林公園還計劃將培育的桃花新品、名品源源不斷地移植到龍華烈士陵園,形成上海一東一西兩大賞桃花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