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5日一大早,陽光遍灑城鄉,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記者走進山西省孝義市新義街道賈家莊村。皮影、木偶、地秧歌、民族舞、花饃舞、剪紙、彩扇舞、民間書畫……平日裏難以齊聚、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演輪番上陣,讓當地民衆大飽眼福,器樂聲、拍照聲、談笑聲不絕於耳。
在這裏,饃饃可不是用來吃的,只見各種造型生動誇張、色彩鮮豔奪目、製作精巧細膩的大花饃饃,在農婦手中歡實地旋轉着,伴隨着她們舞動的裙角,引得圍觀者陣陣掌聲。“這是閒暇時,我們農村婦女獨創的‘花饃’舞,用自家蒸的饃饃當道具,節省了道具錢,還別有一番風味。”《花饃迎春》的領舞劉愛花說。
劃旱船、踩高蹺、舞小車,在變幻莫測的隊形中,農家大哥翻身、踢腿、旋子、下叉,他們紮實的武術功底、有趣逗樂的神情,和着嗩吶鑼鼓時徐時快的節奏,引得喝彩不斷。皮影、木偶、碗碗腔……孝義的“民俗文化三絕”不可或缺。孝行文化有限公司帶來的木偶長綢舞《霜月嫦娥》、木偶技術展示《羣英薈萃》等節目將變臉、甩髮、噴火、舞長綢、梢子功、翎子功、佛珠的轉拋接等高難度特技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了在場觀衆的聲聲驚歎。
表演全部結束時已經是下午1點,孝行文化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武興告訴記者,爲了給百姓看得高興,他們的所有演出全部免費,演員的午飯都是自己回家解決。
“只要用心做,低碳節儉也能過上喜慶祥和的年俗文化節。”據孝義市文化局局長馬明高介紹,今年的孝義年俗文化節確立了“綠色歡樂節儉”的主題,無論是文藝調演、傳統廟會,抑或是遊園燈會、鑼鼓秧歌表演,都遵從自娛自樂、點多面廣、小型多樣的組織原則,沒有開幕式、閉幕式,不請專家、領導,不擺鮮花、不設彩虹門,會場佈置一切從簡,調演活動全部免費,可比往年節約費用約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