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過年的風俗各有不同。昨天是農歷大年初一,記者在漢沽漁村采訪時看到,漁民們沿襲傳統的漁家過年習俗,不僅“海味”十足,而且展現了有著600多年歷史古老漁村特有的風情和文化。
大紅“船聯”企盼豐收
昨天上午10點,記者在蔡家堡漁港碼頭看到,盡管因天氣寒冷,百餘條漁船全部冰凍在了海面上,但所有漁船的駕駛室、貨倉倉門、船頭、船尾、桅杆等處都貼了大紅春聯,全部是用筆墨在大紅紙上書寫的。
“蔡家堡村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漁船上貼春聯是為企盼豐收,內容也都是漁民的心裡話,所以自古都是自己找人寫的習俗。”蔡家堡村漁民、《漁民筆下的漁家事》一書的作者劉翠波說。記者看到,春聯中的內容海味十足,有古意尚存的老對兒,如“五湖水族悉聽令,四海龍王助順風”等;有對新的一年好收成的企望,如“魚起船必到,海鮮裝滿倉”等;更有抒發新一代漁民豪情壯志和浪漫情懷的聯句,如“魚香醉倒千重浪,螺號喚醒萬戶春”等。
大年三十放炮“昇紙”
過年放鞭炮是中國各地年俗之一,漢沽漁村也不例外。“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們這裡將大年三十放鞭炮叫做‘昇紙’,目的是為了祭拜海神,保佑來年出海的漁民平平安安,同時能多打一些魚。”劉翠波說。
劉翠波告訴記者,每年除夕夜子時整,漁民們相約到自家的船上,拿起一瓶白酒,從船頭灑到船尾,做著撈魚的動作,嘴裡念叨著“一網銀,二網金,三網撈個聚寶盆”,然後再點燃鞭炮,濃濃的酒香和火藥味彌漫開來,場面非常熱烈。“近年來,漁民們也與時俱進了,‘昇紙’的時間都提前到23點左右,因為放完鞭炮都要趕回家接著看春晚!”
團圓飯海鮮退“二線”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村民趙曉亮家時,正趕上他們一家7口吃團圓飯。記者注意到,滿桌豐盛的酒菜多以蔬菜和肉食為主,海鮮沒有幾盤。
“現在漁民們過年最想吃的其實是蔬菜和肉。”趙曉亮說,過去人們過年盼吃肉,是因為物質生活不豐富,平時吃不到肉,而現在漁民們盼吃肉,卻是因為魚、蝦、蟹這些高檔菜對於漁民來說可以一年到頭經常吃。所以,過年的時候,這些海鮮只能“退居二線”,充當蔬菜和肉菜的“配角”。
“漁民因長年身居漁船與大海相伴,一年到頭難得與親朋團聚,因此對過年看得特別重。”劉翠波說,自古以來,漢沽漁民會在春節期間忙著張羅親朋聚會,並聚在一起打漢沽飛?來慶祝。目前,蔡家堡村飛?隊正抓緊排練,准備參加正月十五漢沽花會大展演。本報記者劉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