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香港特區政府頒佈的“限制嬰幼兒奶粉出境”條例將於3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任何人士除非獲發出口許可證,否則不可從香港輸出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配方奶粉。爲容許作私人用途,年滿15歲的離港人士可攜帶淨重不超過逾1.8公斤(約兩罐)的配方奶粉。違例者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近幾年來,由於國內奶粉頻頻出事,廣東地區又有天然的地域優勢,“港奶”已經成爲珠三角家長餵養寶寶的首選。家長們或通過代購,或自己親自到香港,爲寶寶購買口糧。
不過,如今要順利買到“港奶”,越來越不容易了。近半年來,可以攜帶出境的香港奶粉數量不斷收窄,從原來的一箱箱託運,變成馬上就要實行的“一次兩罐”。
昨日,記者從深圳羅湖口岸到香港地鐵沿線大型超市,路遇不少趕在“限帶令”實施前來購買嬰幼兒奶粉的奶爸奶媽。記者留意到,在香港各大連鎖超市,多個知名品牌均實施“限購”,最多隻能一次購買4罐奶粉。與此同時,在同一家超市甚至是藥房,總有某個品牌某一階段的嬰幼兒奶粉缺貨的現象,家長們經常需要跑幾家店才能找到。
昨天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羅湖口岸。雖然距離“限帶令”只剩2天,但並未出現想象中的“人擠人”情況。在排隊的遊客當中,一位60多歲、自稱來自廣州的阿姨,與記者聊起自家孫子所吃的奶粉。她表示,自己是去香港玩,順便帶點奶粉回家,不像自己的鄰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香港拖奶粉,十分辛苦。
在九龍塘一家大型購物商場某連鎖藥店超市,記者在5分鐘內看到3批家長拖着旅行箱購買嬰幼兒奶粉。一位深圳奶爸表示,明天還要來買奶粉。記者發現,無論是大家所熟悉的美贊臣、美素佳兒等品牌,還是自去年才推出的“港版牛欄”嬰幼兒奶粉,貨架前都貼有“限購”標籤,表明一次最多僅能買4罐。該店售貨人員解釋,“限購”於數月前已開始,只是沒有如此明確地標出。
記者發現,幾個較受歡迎的品牌奶粉,在某一家店都存在某個階段缺貨的現象。對於缺貨奶粉何時能有貨,超市、藥房都表示:“不清楚,很難說。”雖然多數品牌的奶粉都有訂貨熱線,但售貨人員表示,這一服務只有香港寶寶可以享受。
據瞭解,兩週前,自“限帶風”吹出後,不少家長已着手囤積奶粉。在廣州工作的張小姐有一個未滿兩歲的女兒,在今年春節年前後,她四處託人從香港帶奶粉,終於“囤”足20罐900克裝的奶粉。“按照每個月吃4罐的速度,20罐也可以吃將近半年了。”
同一品牌、在廣州售賣的“洋奶粉”和在香港售賣的“洋奶粉”,價格差別已經越來越小,成分也僅是有輕微差別,家長們爲何仍鍾情於“港奶”?對此,大部分家長的回答是:“道理說不清,只是覺得更安全。”一位奶爸說:“真心希望‘拖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而這全要仰仗質監部門的嚴格把關和內地奶企的良心……”
綜合新華社、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