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州日報:【聞臭師:我聞你臭你就有“罪”】你聽過“聞臭師”這一新職業嗎?只要一接到羣衆關於臭味的投訴,聞臭師就會開始檢測臭味濃度是否超標。不要以爲聞臭師很神祕,實際上聞臭師並不需要超級靈敏的鼻子,只要能代表一般人的嗅覺就行。
文/記者張漲
點評:
大週末的看到這麼一條重口味的新聞,讓人感到精神爲之一振。我簡直可以想象聞臭師工作的高雅場景,就跟《無間道》裏那幕一樣,梁朝偉評價一套音響是“低音甜中音穩高音準”,估計聞臭師們也會像品酒一樣,輕輕扇動鼻翼然後在小本子上畫幾個小勾,“這間公廁的臭味具有濃郁醬香,聞之醇厚,入鼻還有回甘,鑑定爲一級。”
這一兩年來,包括佛山在內,全國不少城市對於公廁的環境衛生好像都加大了重視。但重視是好事,重視過頭了又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拼蒼蠅”等細則的出現,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如今,有地方又“創新思維”推出新興職業“聞臭師”。其實何必那麼麻煩,公廁是香的還是臭的應該由使用它的市民們說了算,只要每座公廁都進行市民打分制,不合格的定崗責罰,哪需要什麼聞臭師。
這方面,鄙人是有親身經歷的。大學的時候,常有女同學來訪宿舍,一進門的第一句話總是“男生宿舍就是臭!”但奇怪的是,我和我的舍友們爲啥從來不覺得臭呢?可見,對於“臭”的定義,每個人的標尺都不一樣。據悉,有關部門招聘“聞臭師”,也正是因爲有條文規定公廁不得有異味。但這就有一個悖論,聞臭師有許多個,如何保證這些聞臭師的職業素養相當,纔不至於出現“彼之砒霜我之蜜糖”的情況呢?看來,聞臭師們要做好工作,首先得搞清楚工作對象爲何,即到底什麼是“臭”,而這個問題看起來又幾乎是無解的。
不過,雖然對於這份職業的工作內容抱有懷疑,但對於這份職業的前景,我倒並不悲觀。既然北京已經開了先河,據說上海也有意引進,那看來在全國各大城市即將掀起一陣“聞臭師”旋風。各位學子還考什麼四六級,趕緊弄個“中級聞臭師證”纔是正途啊。
不過,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呼籲要針對這個新興職業做好勞動保障,屬於有毒作業,得發特殊補助,每年十次八次體檢是免不了的。如果真的是去些很不靠譜的公廁,敢問“聞臭十年,尚能飯否”,這真的是用“繩命”在工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