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綜合消息3月4日,兩市大幅低開,隨後再度快速下探,滬指跌近3%擊穿2300點整數關口,深成指盤中跌逾4%。午後,兩市繼續振盪下探,滬指盤中跌逾4%深成指跌近6%。創近20個月單日最大跌幅。盤面上,兩市近百隻個股跌停。受樓市調控加碼影響地產股重挫逾7%拖累大盤,信託、保險、煤炭、券商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報2273.40點,跌86.11點,跌幅3.65%。成交量1430億元。深成指報9139.75點,跌510.39點,跌幅5.29%。成交量1337億元。兩市成交量較上一交易日明顯放大。
房地產板塊50餘個股跌停
地產板塊整體跌幅近9%,板塊內50餘隻個股跌停。消息面上,3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發佈。這一政策被稱爲“國五條”實施細則。就在2月下旬,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旨在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繼續加強樓市調控的“國五條”。專家認爲,“國五條”及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調控從嚴的基調,對市場供應及成交都會產生明顯影響。隨着地方調控細則的陸續公佈,“一路高漲”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有所降溫。
受地產調控政策利空消息打壓,建材股暴跌。華新水泥、巢東股份、北新建材、海螺水泥、秦嶺水泥、西水股份、金隅股份、福建水泥、寧夏建材、祁連山跌停。銀行股大跌。興業銀行盤中觸及跌停,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南京銀行跌幅居前。
房地產板塊未來走勢意見相反
目前來看,對於房地產板塊未來走勢出現了兩種相反的聲音:悲觀者認爲,房地產調控將極大抑制了二手房市場的需求;樂觀者認爲,剛性需求將使二手房市場交易逐漸轉向一手房市場,或進一步推高一手房價格。
國泰君安分析師李品科對兩種觀點皆不贊同,她表示,“不認爲該政策將導致行業性二手房量價大跌、一手房量價上漲。因爲17號文不僅有所得稅按20%徵收,還有限購、限貸加嚴等配套措施、房產稅推廣,同時還要求嚴格落實限價。”但她同時認爲,此次政策將限制投資投機及部分改善性需求,對於整體銷量將產生負面影響,銷量可能存在1-2個季度的調整期。
東方證券亦預計“重點城市未來樓市成交量經歷回落期將是大概率事件”,該推論的原因爲,“限購範圍擴大,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可能會收緊二套房貸,這都將實實在在限制需求的釋放,即使是符合條件的需求,由於政策的出臺,往往也會進入觀望。”
興業證券的主要觀點則集中於“地產板塊短期承壓、中期行情看好。”其分析師認爲,受房地產調控政策超預期影響,短期房地產產業鏈上的週期股可能遭遇投資者“多殺多”情緒性拋售,疊加融資盤和股指期貨的影響,權重藍籌股和大盤指數可能也會受連累,導致泥沙俱下。但總的來說,上半年的地產復甦格局有望延續。
投資者應冷靜對待地產股暴跌
開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田渭東表示,樓市調控政策突襲導致股市藉機調整,滬指將再次考驗2250點。田渭東指出,樓市調控政策突襲,證券市場颳風下雨。房價不知能否調控下來,但股市卻藉機調整。其實,銀行的壞賬率不見得會提升多少,主要是前期獲利較大的銀行、地產資金借勢減倉,大盤再次考驗黃金分割率0.382計算的支撐點位2250點。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爲,4日日市場大幅下跌是受到地產股暴跌的影響,投資者應冷靜客觀看待。此次政府出臺的地產調控政策本質是以穩定房價爲主,過度恐慌不太可取。李大霄表示,總體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是大方向,證券市場也會隨着中國經濟的穩定而趨於穩定,市場暴跌的時候需要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