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年,江蘇省各級人民銀行共爲2344人次辦理了特殊殘缺污損人民幣鑑定兌換服務,共兌換金額249.6萬元”,13日,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貨幣金銀處處長孟建華說。其中,249.6萬元裏面,有將近兩萬元是南京市民程愛寶用磁鐵“吸金”兌換的。
2.4萬餘枚硬幣,是程愛寶花了幾年時間用磁鐵從河道、陰溝、廁所裏面的“吸金”成果,但由於硬幣被污水長期腐蝕,大部分圖案模糊、變色發黑,所以無法正常使用。2012年11月,程愛寶帶着她的“吸金”成果來到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共兌換出了19825元人民幣。
但在兌換前,程愛寶拿着污損硬幣去了幾家銀行都遭到了“碰壁”。孟建華說,在2012年江蘇省現金業務投訴平臺上,接到投訴類型較多的就有“某些銀行對兌換殘缺污損人民幣進行推諉”,另外,還有“用戶在ATM機和櫃檯上取到假幣”,以及“用戶埋怨銀行辦理業務時等待的時間過長”。
2012年,江蘇省在全國首先推廣了人民幣紙幣冠字號碼管理,截至去年年底,共有3萬5千多臺自動櫃員機實現了冠字號碼管理,用於解決假幣糾紛舉證難的問題。
爲ATM機裏的現金“編上號”,避免了一些“試圖用假幣換真幣”的渾水摸魚現象。孟建華介紹說,曾有客戶投訴在ATM機裏取到假幣,但調查後發現,該客戶手中所有的錢均能在冠字號碼中找到,唯有假幣這一張號碼在所有的留存冠字號碼中沒有記錄,於是確認這一張假幣不是從櫃員機中取出的。
而2013年初鐵路票價降價5毛,也對江蘇省的硬幣兌換帶了影響,孟建華回憶說:“降價後我們發現5毛的硬幣比較緊俏,於是還加緊了對5毛硬幣的兌換供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