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睡眠,關愛心臟”。這兩天,一則消息在微博上火熱,微博稱“睡眠中突然被鬧鐘叫醒相當於一次醉酒。長期被鬧醒將導致慢性壓力,增加精神壓抑、高血壓、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鬧鐘叫醒真有如此大的危害嗎?昨天,記者諮詢了多名專家,他們表示,鬧鐘叫醒的聲音對熟睡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驚嚇,但對心臟基本沒影響。
鬧鈴引發心臟病,專家稱未碰到過病例
“被鬧鈴叫醒,或增加心臟病風險”的微博這兩天被廣泛轉發,不少網友跟帖說,以後不敢再設置鬧鈴了。
對此,李惠利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謝國民說,鬧鐘叫醒的危害沒有這麼大,至少在臨牀上還沒有碰到過這樣的病例。我們一般認爲,鬧鐘突然叫醒的聲音會對腦神經有影響,所以建議癲癇、腦神經衰弱等病人不要用鬧鐘叫醒,他們的腦神經比一般人脆弱。
寧波市心理諮詢治療中心主任禹海航、鄞州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劉勇的看法和謝國民一致。他們認爲,鬧鐘叫醒的聲音對熟睡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驚嚇、驚動,但是對心臟基本沒影響。
幾位專家也建議,如果被鬧鐘的聲音驚嚇到了,不妨調低鬧鐘音量,最好用由弱到強的鈴聲作鬧鈴。在聲音的選擇上,最好選擇輕柔一些的音樂做鬧鈴,不建議選擇清脆的聲音。如果被鬧鐘驚醒,可以稍微賴一下牀,不要馬上翻身起牀。
娛樂場所小夥子每天睡4小時,心慌胸悶沒力氣
鬧鐘叫醒對心臟影響不大,不過睡眠好壞與心臟大有關係。禹海航說,失眠會讓人產生焦慮情緒,心臟受交感神經支配,焦慮會導致心跳加快、心痛等症狀,長期處在焦慮狀態下,心臟病概率會增加。
劉勇也認爲長期睡眠不好的人,更容易得心臟病。前兩天,他的診室來了位身材消瘦、打扮時尚的小夥子,小夥子說,近來老是感覺自己心慌、胸悶、沒力氣。
小夥子臉色有點黃,眼圈帶黑。劉勇懷疑他的睡眠有問題。果然,小夥子說自己在娛樂場所上班,晚上要工作,白天睡不好,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一段時間下來,他感覺身體很不舒服。
劉勇建議小夥子換工作,他說,長期睡眠不好,會引起心臟神經衰弱、失調,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睡眠超過10小時,對心臟也不好
睡得少對心臟有損傷,但睡太多,同樣對心臟也不好。劉勇說,睡眠時間過長,全身血液循環變慢,心臟供血也隨之不足,引起缺氧,同樣會對心臟帶來不利影響。很多人睡眠時間過長,會感到頭暈、頭痛,也是因爲缺血缺氧引起的。
劉勇的一位病人,一個高中女生,家裏條件優裕,同學們忙着準備高考時,家人已經給她辦妥了出國遊學的所有手續。於是,這位女生每天大把的時間都用來上網、睡覺。通常通宵上網,第二天矇頭大睡,一覺常常要睡12個小時。
雖然睡眠充足,但女孩也覺得自己總是沒精神、記憶力差、心煩意亂。劉勇說,她的情況跟小夥子相反,是睡得太多引起的。
那麼,睡多久才合適?謝國民建議,普通市民睡眠時間控制在6至8小時之間,不能長期少於4小時,也不能長期多於10小時,最佳睡眠時間在晚上10點至第二天凌晨6點。
新聞鏈接
據寧波市心理衛生協會統計,80%心理門診求診者有睡眠問題。因失眠來寧波市心理諮詢中心就診的病人,女性佔62%,多於男性。25歲以下佔21%,25~50歲佔45%,50歲以上佔34%。各職業人羣中,學生佔10%,退休老人佔17%。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當天下午,寧波市心理衛生協會將在寧波市心理諮詢治療中心舉行免費義診和失眠健康知識講座。失眠義診13::30開始,知識講座14:30開始,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