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港南治安分局民警王建兵
中等的身材,普通的相貌,註定了王建兵不是那種一見面就讓人眼前一亮的人。然而,熟悉他的人卻說,王建兵其實“亮點”頗多——待人誠懇、工作認真、業務能力強,這些在他身上都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半路出家”的業務能手
2002年4月,中石油等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王建兵由原石油企業的一名保衛幹部轉職爲一名公安民警。爲了儘快適應新角色,他一方面虛心向老民警求教,一方面摸索實踐。當問到如何向老民警“取經”,在實踐中又摸索到什麼經驗時?王建兵說:“我學會了笑。”在王建兵看來,笑是門很大的學問,而微笑無論是對犯罪嫌疑人還是對受害人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夠達到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2012年3月的一天,分局接到報警,一名女子在大港油田總醫院因牀位問題與院方發生糾紛,並揚言要到相關部門上訪。王建兵和同事趕到現場後,當事人姜某正和醫療糾紛科的工作人員吵得不可開交。經瞭解,姜某的母親因感冒發燒到急診室就醫,由於當時沒有牀位,老人被安排到輸液大廳坐着輸液,負責輸液的護士告知其一有空餘牀位就立即爲其安排。數分鐘後,果然騰出一個牀位。但護士將該牀位安排給一名後來的危重心臟病患者,爲此姜某與護士發生了爭執,後又到醫患糾紛科討要說法。王建兵和同事趕到時,雙方已經僵持了近10個小時。
瞭解情況後,王建兵微笑着上前緩聲詢問:“大姐,有什麼事和我念叨唸叨。”姜某不屑地說道:“和你說不着,我要找院領導。”面對姜某的牴觸,王建兵沒有與其爭辯,仍然微笑着耐心說道:“你看醫院的工作人員報警了,我來一方面是防止和制止違法行爲發生,另一方面是看看有什麼能幫到你的。”在王建兵的耐心勸說下,姜某冷靜了不少。他轉而詢問醫患糾紛科負責人,“護士的做法是否合理?有無相關規定?”經此一問,該負責人解釋說,護士的做法是合理的,醫院急診科有規定,危重病人優先使用牀位。聞聽此言,姜某又說:“我母親腰不好,沒法坐着,應屬於危重病人。”王建兵又耐心向雙方覈實了危重患者與一般患者的劃分標準,最終通過耐心解勸使姜某認可了院方的做法。
以情感人求得“雙贏”
在嚴格執法的同時,王建兵還適時把握執法關鍵環節,注意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力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依法處置。
2011年12月的一天,王建兵值班時接到分局指揮中心指令:一名老太太在分局交通大隊事故組,因對交通事故處理不滿,毆打了另一方當事人。接警後,他立即和同事趕到現場。經瞭解,老太太姓王。一個多月前,王老太的兒子李某駕駛無牌照農用三輪車,與一輛五菱麪包車和一輛大客車相撞,李某腦組織受傷嚴重,失去自理能力。交管部門認定,李某負事故主要責任。因對認定結果不滿,王老太已多次與民警和對方當事人糾纏。此次分局交通大隊事故組調解當事人賠償5000元,王老太因嫌賠償款太少而與當事人家屬劉某發生口角,並將對方打傷。
王建兵瞭解這一情況後,一方面和同事們一起快速調查取證,查明事實,安撫傷者情緒;另一方面對王老太深入講解法律,做好思想疏導工作。在與王老太的接觸中,王建兵多次爲她和家人購買食物,讓其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此外,王建兵還主動爲王老太及其家人提供法律諮詢,解答交通事故訴訟方面的法律問題,最終幫助其通過正當訴訟途徑獲得法院判定的賠償款14萬餘元。事後,王老太及其家人專程來到派出所,向王建兵表達了感激之情。
熱情服務溫暖民心
執法辦案中,王建兵設身處地地爲當事人着想。而對於向他尋求幫助的普通羣衆,他更是盡己所能地施以援手。
2012年7月,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港盛加油站員工何某報警稱,一位老大爺外出散步時迷路,請求民警給予幫助。接報後,王建兵和同事立即趕到現場。經瞭解,老人名叫高永德,原籍陝西鎮安縣,目前與兒子高某在大港油田生活。詢問中,老人只是說自己的兒子在大港油田某單位工作,無法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交流過程中,王建兵還觀察到,老人言語不清、思維遲緩,很可能患有老年癡呆症。
看着眼前瑟瑟發抖的老人,王建兵十分心疼,立即將老人接到所裏,爲其換上乾淨衣服,並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待老人情緒平復後,他又耐心進行詢問,終於得知老人兒子的姓名,並得知其在井下某單位工作。王建兵隨即通過公安網查找到老人兒子的聯繫方式,並與其取得聯繫。當老人的兒子趕到派出所,看到被照顧得很好的父親時,他緊緊地握住王建兵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由於工作踏實努力,成績突出,王建兵連續四年被評爲優秀共產黨員,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並連續三年在公務員考覈中被評爲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