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3月28日,B-2隱形戰略轟炸機在位於韓國平澤的烏山美軍空軍基地上空低空飛行。駐韓美軍28日發表聲明說,美國派出的兩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當天飛抵韓國並進行了實彈射擊訓練。本次訓練是正在進行的韓美聯合軍演“禿鷲”的一部分。據報道,這是美國首次派遣可攜帶核武器的B-2隱形轟炸機赴朝鮮半島進行實彈演習。 |
| 3月28日,B-2隱形戰略轟炸機(左)在位於韓國平澤的烏山美軍空軍基地上空低空飛行。駐韓美軍28日發表聲明說,美國派出的兩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當天飛抵韓國並進行了實彈射擊訓練。本次訓練是正在進行的韓美聯合軍演“禿鷲”的一部分。據報道,這是美國首次派遣可攜帶核武器的B-2隱形轟炸機赴朝鮮半島進行實彈演習。 |
美國政府28日首次派出B-2型全天候隱形戰略轟炸機“奔襲”朝鮮半島,觸發朝鮮迅速“回擊”,誓言“清算美國”,30日對韓國“宣戰”。
一次飛行演習任務觸發朝方高調回應,緣由是這一機型不僅擅長常規打擊,更可發動核打擊,撥動朝鮮敏感神經。
“動”輒百萬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指揮部29日說,兩架B-2不間斷赴朝鮮半島兜一圈總計花費210萬美元,兩架飛機總計飛行時間75小時,單機航程超過1萬公裡。
美國國防部長查克·哈格爾說,出動B-2是美國與韓國聯合軍事演習的一部分,無意挑釁朝鮮。不過,美方這一決定顯然激怒朝方,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隨即作出“重要決定”,指示導彈部隊備戰,待命“清算”美國。
圍繞這次演習任務,兩架B-2轟炸機不遠萬裡飛抵涵蓋朝鮮半島的攻擊范圍內,在韓國一座海島附近投下“假彈”後,徑直返回美國基地,顯現明顯示警意味。
B-2綽號“幽靈”,可掛載核武,實施核打擊,是美軍“王牌”戰略轟炸機,無論在伊拉克,還是利比亞,一直是美軍戰場“殺手?”,從來不是華盛頓的政治籌碼,可按照一些美國官員的說法,這次飛行旨在執行一次“外交任務”。
路透社解讀,美方高調公開B-2演習任務,希望達到雙重目的。首先,讓美國在亞洲地區重要盟友韓國和日本吃下“定心丸”,向兩國顯示它們身處美國“核保護傘”;其次,希望用這一手段把朝鮮“推回”談判桌。
只是,朝鮮一直認定,美國以核武器相威脅,纔觸發朝鮮半島核問題,是朝核問題的肇事者,應為解決這一問題承擔責任。
效果難判
朝鮮半島局勢自去年年底持續緊張,韓美本月啟動兩場聯合軍演,局勢進一步惡化。朝方與韓美相互示強,直至朝方30日對韓“宣戰”。迄今,美方“外交攻勢”似乎沒有收效。
路透社說,雖然美方發出“信息”,不過朝鮮領導人是否能夠“理解”美方意圖,沒有人把握十足。
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說,朝鮮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頗具政治技巧,善於吸引國際關注,避免公開衝突,利用國際關切作為後續協商砝碼。相比之下,西方情報分析師還不熟悉金正恩的行事風格,無從判斷。
按照這名不願公開姓名美方官員的說法,金正恩采取何種策略,美國情報分析師分歧明顯。“如同面臨‘先前經驗完全失靈”的一刻。”
這名官員說,出動B-2的想法源於政府內部討論,商議如何讓韓國和日本吃下“定心丸”。白宮最終批准這一計劃並得到韓國和日本配合。
他說,一旦為期2個月的“禿鷲”聯合野外機動演習結束,美國政府將調整重心,側重外交手段,期望朝方積極回應。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預計4月中旬出訪東亞,拉開華盛頓高級官員在這一地區發起密集外交攻勢的序幕。
旅途揭秘
美國空軍B-2轟炸機是冷戰時期產物,1979年首次提出研制構想,1989年原型機首飛,1997年首批6架正式服役,迄今生產21架,單機造價超過20億美元,是世界上唯一的隱形戰略轟炸機,貌似一只展翅飛翔的蝙蝠。
B-2屬於美國軍方高度機密,通常從美國中西部密蘇裡州懷特曼空軍基地直接長途奔襲,而後返回基地,連續飛行時長紀錄44小時。28日往返朝鮮半島單機約耗時37.5小時。
一名接受路透社采訪的B-2飛行員說,長途飛行任務是對“體力和腦力挑戰”,關鍵是“保持清醒”。依據空軍保密規定,路透社以這名飛行員的電臺呼叫代號“閃電”指代采訪對象。
“閃電”沒有參與28日飛行演習任務。他介紹,醫生專為飛行員設計出一套養精蓄銳的方法,B-2由2名飛行員駕駛,實際上一人可獨立控制,兩人可輪流在機艙後部的輕便床小睡45分鍾。不過在重要事項,如空中加油或投彈指令下達前,小憩須暫時取消。
2008年2月,一架B-2轟炸機在關島空軍基地內墜毀,致使這一機型僅剩20架。美國國防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計劃采購132架B-2,不過,東歐劇變和世界政治格局改變以及B-2造價不斷攀高,致使采購計劃大幅縮水。
“閃電”說,這一變故同時改變大多數B-2飛行員的人生軌跡,他們當中大多數轉行到航天領域,進入外太空,只有少數人留下,繼續操縱這一暗夜“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