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有“手撕鬼子”“女英雄被輪姦後起身殺敵數人”等荒誕不經的情節令觀衆咋舌,近日網絡曝光的“裸女敬禮”劇照,再度讓“抗日神劇”掀起軒然大波。
越雷越話題越囧越精神
某少女因爲幾個八路軍戰士沒有看過女人的身體就要上戰場赴死,於是“大義凜然”在一排戰士面前脫光衣服,互相敬禮……近日有網友發佈某抗日劇的劇照,再度引發熱議。
一段時間以來,抗日題材劇集之多令人印象深刻。據媒體調查,浙江橫店是拍攝此類題材最多的影視基地。2012年橫店影視城共接待劇組150個,其中48個劇組都涉及抗戰題材,大約佔到三分之一。“橫漂”史中鵬一年參演了30多部抗戰戲,演了200多次日本兵,最多一天“死”了8次。
多不是問題,劇中笑點、雷點頻出纔是引發關注的真正原因。八路軍戰士像撕魷魚片一樣徒手將敵人撕成了兩半,“鬼子”血肉橫飛,英雄凜然一笑;八路軍女戰士被一羣日軍侮辱後,騰空躍起,數箭連發,幾十名“鬼子兵”接連斃命……繡花針、鐵砂掌、鷹爪功、化骨綿掌、太極神功輪番出現,取敵人首級如探囊取物。各種雷人鏡頭接二連三出現在抗日題材電視劇中,此類電視劇也因此得名——“抗日神劇”。
製播說觀衆要看受衆說編導腦殘
抗日武俠劇、抗日偶像劇、抗日魔幻劇、抗日懸疑劇、抗日搞笑劇……在所有這些被稱作抗日劇的作品中,仔細觀察,皆是“抗日”其外“雷劇”其中。然而,誰都在說二、說俗,卻仍然不斷有新劇屢破下限,挑戰觀衆的承受極限和道德底線。爲什麼?
市場需求決定生產。“抗日神劇”拍攝劇組多,是因爲有電視臺願意播。據統計,浙江衛視2012年黃金檔共播出20部劇,其中抗日劇佔50%,江蘇衛視黃金檔抗日劇佔41%,山東衛視佔48%。這個名單上,幾乎所有電視臺都榜上有名。
某衛視電視劇採購部門負責人邵先生告訴記者:“我們是根據收視率和市場調查來採購的,抗日劇的收視率總體還不錯。”
即便觀衆永遠都期待更糾葛的人物關係和更多重口味的劇情,“抗日神劇”的想像力和衝擊力也着實超越了觀衆的期待。對於製作、投資、播出平臺的生產熱情,觀衆和網民並不認同。
不少觀衆認爲,對待民族感情、抗戰英雄等嚴肅話題就像對待自助火鍋,隨便拿來,隨便亂燉,編劇和導演一定是“腦殘”。
但業內人士則認爲,雷劇的收視率有時候並不差,尤其是成爲話題之後,反而會有不少人想看,雖然會邊看邊罵,總好過沒人看。“就是因爲收視率不差,投資商能迅速收回成本,擺明了要賺快錢,那就不會給編導留時間好好寫好好拍,於是就會越來越幼稚,越來越荒誕。”邵先生說。
看劇快感約等於圍觀耍猴?
影視評論人章傑認爲,神劇的本質不是戰爭,不是民族大義,而是粗製濫造的雷劇。這種亂七八糟的粗鄙,就好像人喜歡圍觀耍猴是一個道理,看的時候有智力上的優越感,看完了又有可以隨意批評、發泄的快感。
還有評論者認爲,“雷劇”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它滿足了觀衆的低級趣味。或者說,它激發了觀衆對低級趣味的高級欣賞方式。看的時候真的很想一頭撞死,但是看網友對它的解讀,又往往樂不可支。
問題則在於,抗日如此嚴肅的題材,不是一隻可以隨意擺弄的猴子,更不該以此來博得淺薄的笑聲與廉價的銅板。
“如果連關乎民族存亡、涉於國運興衰的題材,都可以無所顧忌地隨意改寫,不僅是褻瀆文藝創作、侮辱觀衆智商,更是在貶低自己的民族,使先烈們的流血抗爭變得毫無意義,更將對下一代國民的歷史觀產生負面影響。”章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