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王菁菁
“目前,我國患2型糖尿病的患病比例約在10%,這意味着每十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而每十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個是青少年。”昨日,記者從吉大二院召開的第三屆春城糖尿病論壇瞭解到,我省糖尿病患者呈現低齡化趨勢,最小患兒年齡僅3歲。
據吉大二院內分泌科主任劉煜介紹,以往由於遺傳因素導致的1型糖尿病居多,而近年來,環境和飲食因素造成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急劇上升。糖尿病的高發階段集中於中老年,但從近幾年的臨牀觀察,糖尿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而是成爲較常見的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
“在我接診的病例中,患1型糖尿病最小的孩子只有3歲。”劉煜指出,我省糖尿病發病呈現低齡化趨勢,這與1型糖尿病篩查率增加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增加有關,導致糖尿病患病整體比例有所增加。劉煜說,幼兒餵養與1型糖尿病關係密切,牛乳蛋白是異種蛋白,病毒的感染可能會誘發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胰島變態細胞的損害,還可能會增加1型糖尿病患病風險。
目前,能堅持進行母乳餵養的父母很少,但實際上,與其他餵養方式相比,母乳纔是對嬰兒最佳的營養選擇。劉煜建議,家長應儘量減少牛乳蛋白的攝入,最好在嬰兒6個月內進行母乳餵養,可極大降低兒童1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