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昨天召開的本市促進就業及培訓會議上獲悉,本市出臺促進就業多項政策,其中包括穩崗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培訓補貼等舉措援企穩崗,通過擴大覆蓋範圍、政策打捆等舉措緩解招工難。本市還出臺了三項舉措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另外,本市還將實施實習生儲備雙百計劃,組織市內外百所職業院校與本市百家重點缺工企業對接,每年儲備實習生10萬人,實習後轉化爲企業用工的比例達到30%以上。
穩崗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培訓補貼援企穩崗
穩崗補貼:對符合國家和我市產業政策,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生產經營出現暫時性困難且恢復有望,通過調整工時或班次,組織職工開展崗位培訓等措施,不裁員、不減薪的用人單位,按照穩崗人數,給予每人每月600元,最多6個月的穩崗補貼,補貼人數不超過用人單位申請補貼年度在崗職工總數的50%。此次政策調整後,由特定時期的短期政策調整爲長效政策。補貼標準比原政策提高100元。
社會保險補貼:對依法與大齡職工(男年滿50週歲、女年滿40週歲)簽訂或續訂長期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其中籤訂或續訂5年以上(含5年)10年以下期限勞動合同的,給予一年期限補貼;簽訂或續訂10年期限或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給予兩年期限的補貼。
降低了原有政策的門檻限制,由無固定期限合同減少到5年。同時延長了補貼期限,其中:簽訂5年以上就給一年補貼;簽訂10年以上就給兩年補貼。
培訓補貼:增加了學歷和職稱提升補貼。一是對職工取得專科以上學歷證書的,給予每人500元學歷提升補貼;二是對職工取得初級、中級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的,分別給予300元、600和900元的職稱提升補貼。此次政策享受範圍由企業擴大到事業單位,由企業職工擴大到專業技術人員。
繼續教育培訓補貼。對職工開展針對性或普及性培訓的用人單位,實際發生的培訓費超過本單位按照工資總額1%列支的教育經費部分,給予培訓費補貼,補貼額不超過申請補貼年度失業保險單位繳費額的1/3。本市降低了原政策的門檻,將教育經費由原來超過工資總額1.5%減少到1%。同時補貼額由原來不超過單位繳納失業保險的1/4提高到1/3。
兩項新舉措緩解招工難
擴大享受政策單位範圍。擬對開發區40家重點用工企業提供用工服務的100家重點合作院校、10家勞務合作基地、10家人力資源中介機構納入政策和資金支持範圍。
政策打捆,形成合力。補貼資金市區兩級共同負擔,一次性撥付。在開發區先行先試,其他區縣逐步推廣。提前撥付補貼資金。對向重點企業輸送人員工作滿3個月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職業院校,審查合格後,15個工作日完成補貼資金撥付工作。
職介補貼政策享受範圍擴大
本市明確,凡在天津政府公共就業服務網爲各類服務對象發佈求職信息和招聘信息的,按照每月發佈的新增信息數量給予補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免費爲各類勞動者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使其實現就業,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照職業介紹成功人數給予補貼。今年,本市調整了政策享受對象,由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調整爲民辦服務機構。同時,擴大了政策享受範圍,由原來的下崗失業人員擴大到全社會所有勞動者。此外,增加職業介紹中介過程補貼,對發佈崗位、求職信息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照信息數量給予補貼。
實施實習生計劃每年儲備10萬人
今年,本市將開始實施“實習生儲備雙百計劃”。市人力社保局將組織市內外百所職業院校與本市百家重點缺工企業對接,使學校成爲企業人力資源儲備基地,企業成爲學校學生實習教學基地。每年儲備實習生10萬人,實習後轉化爲企業用工的比例達到30%以上。
政策明確,“雙百計劃”職業院校一次性向認定的重點缺工企業輸入實習人員50人以上,且穩定實習滿3個月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標準,給予獎勵。3個月後繼續在該企業實習的,每滿1個月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標準增加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3000元。
三項政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一)出臺新的培訓補貼目錄,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機制,共涉及23個行業的203個職業(工種)。新增加的初級工種,包括汽車加氣站操作工等56個新增加職業;汽車修理工等11個本市急需的職業;家政服務員等5個家庭服務業急需的職業;飛機鉚裝鉗工等11個航空製造業急需的職業以及太陽能利用工等新能源新職業。
(二)出臺技師工作(流動)站管理辦法。“十二五”期間,在全市建立50個技師工作(流動)站,培養新技師6萬人。同時,《辦法》規定,對經培訓取得技師以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給予100%的培訓費和鑑定費補貼。
(三)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藝的高技能人才。到2015年,全市技能勞動者總量達到35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達到45.5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9.9萬人,高級工35.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