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時報訊(記者單毅)近日,工信部公佈了《深入治理垃圾短信息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要求未經用戶同意或請求,或用戶已經明確表示拒絕的,運營商不得向用戶發送商業類短信息。記者瞭解到,本市通信管理部門將積極落實工信部要求,重拳開展垃圾短信整治行動。據瞭解,《方案》還要求,重點清理基礎電信企業自有及合作的端口類短信息發送業務。對用戶明確表示對其造成侵擾的商業性短信息發送行爲,應採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本市將積極落實工信部的相關要求,重拳對各類垃圾短信發送行爲進行有效的整治和制止。”天津市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介紹,從去年開始,本市運營商已開始對日益氾濫的垃圾短信進行治理。移動用戶可以到移動夢網和移動門戶網站下載安裝“信息管家”軟件,免費使用垃圾信息攔截功能,並可一鍵把收到的垃圾信息舉報到10086999垃圾信息舉報平臺。電信用戶若遭遇垃圾短信的騷擾,可將發送者的電話號碼發送至12321,運營商將判斷該號碼的發送性質,從而做出相應的處置。
“無論採用運營商的網關還是利用短信羣髮卡羣發信息,都必須通過運營商的服務平臺才能實現,運營商是垃圾短信利益鏈條的受益者。”資深IT行業評論人李樺認爲,對垃圾短信進行治理,關鍵還要推動相關立法。比如,在個人隱私保護法中進一步明確公民在電信服務中應享有的權利;對於一些嚴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與隱私權,並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爲,有必要通過刑法來加以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