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版4月27日刊登《他人勞動成果,應當尊重》專題報道,引起熱烈的社會反響。南開區、河北區文明辦呼籲,每位市民都是勞動者,都應該尊重他人勞動成果,“講文明樹新風”應該落到實處。
南開區文明辦主任王永山表示,每個人都是勞動者,每一個勞動者都是文明和財富的創造者。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確實存在着不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現象,這從側面反映出社會文明、公共道德中存在着一些陋習。如果人人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些陋習就會漸漸被摒棄。有些人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攀折花草,是一種不自覺養成的壞習慣。但還有一些人,是惡意爲之,帶有情緒上的發泄。針對當前存在的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不文明行爲,一方面要加強公民的社會道德教育,加強輿論宣傳,大力提倡社會新風正氣的建設,引導人們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自覺愛護公共環境。另一方面,管理和法制手段要跟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大家對公共規則有一種敬畏的心理。
河北區文明辦副主任李捷表示,一些市民爲了自己“方便”,垃圾隨手丟,鮮花隨便採,隨心所欲破壞他人的勞動成果。一些不文明的行爲,增加了勞動者的負擔。這不僅是對勞動者的不尊重,也是對城市文明的傷害。基層勞動者非常辛苦,爲城市的發展、爲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爲一個有良知的市民,我們珍惜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就是對勞動者最大的尊重。而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也是自身文明素質的重要體現。城市的文明,需要每個勞動者、每個市民共同創造。當前全社會都在提倡“講文明樹新風”,不管身處哪個行業,從事何種職業,我們都應該把這個口號真正落到實處。做一個文明市民,大家共同建設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