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網5月16日電(王浩成) 1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舉辦“重陽論壇”,邀請人稱“中國首善”的民營企業家陳光標作報告,講述其個人財富觀,100餘名師生、金融業人士、媒體從業人員參會。會上,針對自己高調行爲引發的“暴力慈善”等爭議,陳光標作出解釋與迴應。
談“暴力慈善”:要是說假話當場捐50萬
演講開場,陳光標開門見山地承諾:“今天這麼多的攝像機對着我,你們發現我今天講話過程中有一句假話,拿出來以後經過落實,向你指定的地方,一句(假)話捐50萬。”
“我做好事從不謙虛”、“我是目前中國民間無人可替代的‘正能量代表’”。陳光標正面迴應了媒體對其崇尚“暴力慈善”的爭議,毫不諱言自己“高調”的做事方法,他表示:“慈善只有高調和低調之說,沒有暴力之說,做好事如果都成了暴力,那就真的是善惡不分了。”
陳光標爲其“高調”進一步辯護:“爲什麼中國首善這麼多期,只有我被大衆熟知,就是因爲我做慈善深入民心,就是因爲我‘高調’。你有一杯水可以自己喝,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中,當你擁有一條河就要學會和其他人共同分享。”
迴應拿“慈善”換公司發展:做企業就是邊幹邊吹
陳光標闡釋了其企業發展哲學,將其戲稱爲“邊幹邊吹”,“我的企業觀就是努力幹好,讓人知曉,邊幹邊吹”。他解釋,這個吹,不是人們常態上理解的吹牛,而是說企業家有責任把他們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告訴現在的年輕人和創業者,讓他們少走彎路。陳光標說,很多企業家比較保守,不願意分享,不講實話,比較虛僞,不利於年輕一代的成長。
而在談到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時,陳光標談到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要爲人民羣衆生產出安全可靠的產品;第二個層次是儘可能多解決勞務就業,不要偷稅漏稅;第三個層次是企業淨利潤拿出一定比例來扶危濟困做慈善。
面對“拿自己知名度換公司發展”的質疑,在論壇主持人、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的追問下,陳光標透露,其企業的一手業務利潤能達到10%-15%,二手業務的利潤在5%上下。他反覆重申:“捐款的地方我不經營,經營的地方我不捐款。”
會上,陳光標提到其“喜歡收集榮譽證書”癖好,捐款或做了好事以後也喜歡跟別人要榮譽證書。論壇結束後,陳光標要求“讓人大重陽發一個榮譽證書”,讓他積攢的4000多本榮譽證書有了新成員。演講最後,陳光標從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文的手中接過了“人大重陽首位榮譽高級研究員”的聘書。
花絮:演講現場秀才藝表演魔術“穿幫”
演講現場上,陳光標大秀才藝,先是給現場觀衆賦詩一首:“如果春夏秋冬擁有一種靈魂,如果雨雪風霜雕塑一種精神,五千年的歲月曆練了我們,頂天立地的善良的中國人。”而後又表演了幾個小魔術,不過,在將撕碎報紙“復原”的過程中不幸穿幫,暗中準備好的另一份完好報紙掉落出來,引發現場陣陣笑聲。(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