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今天是5月16日,再有兩個星期,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這是孩子們的節日,快樂、輕鬆的日子。不過,要是有孩子說:過兒童節就像闖難關,太煩、太累,這節以後最好還是別過了,您,會怎麼想呢?
5月8日,湖南沅江市有一位網名叫“佳”的小學生,在瀟湘晨報·紅網百姓呼聲論壇上給當地的教育局長寫了封公開信,說爲了迎接六一,學校安排小朋友排練節目,搞文藝匯演,這讓他和同學們“很煩躁”。
記者嘗試和這封信的作者取得聯繫,不過截至節目播出,始終沒能如願。客觀地講,這封信的作者到底是孩子還是家長,目前無法確認。但是可以確認的是,沅江市教育局的局長劉振坤看到了這封信,並且也做了公開的回覆。
事情到了這裏,似乎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至少這封呼籲減負的信得到了正面的迴應。但是,這樣的問題只發生在湖南沅江嗎?我們的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河南:
排練佔用課餘時間 孩子加點寫作業
上午前兩節課後,鄭州市緯一路小學的孩子們迎來了20分鐘的大課間,學生們紛紛涌出教室在操場上玩耍、嬉戲、做操,記者留意到,三樓一間教室裏傳來了悠揚的童聲,循聲過去,發現正在爲六一兒童節的演出排練:
記者:你們排練的什麼歌?
學生:《優雅和諧的小學校》,還有《我是一朵金色的浪花》。
二十分鐘後,又到了上課時間,孩子們出了音樂教室,向各自的班級走去,嘰嘰喳喳地說笑着,彷彿要把大課間失去的玩耍時間補回來。他們的任務還沒有結束,今天放學後,還有一個小時的排練時間,然後才能回家吃飯、寫作業。想到這個,二年級凝凝不自覺地皺了皺眉頭:
學生:寫作業?到7點多。排練要寫到8、9點了。
記者:你覺得累不累?
學生:累。
瑩瑩也參加了學校的合唱隊,可爸爸給她報了興趣班,在學校排練、參加興趣班後,她的玩耍時間就更少了:
記者:你最晚作業寫到啥時候?
學生:最晚到8點半。寫到8點半還要練琴,鋼琴。
在學校看來,慶六一這樣的慶典活動必不可少,放學後的排練任務也不是每天都有,並沒有給孩子們增加太多的負擔。兒童節的演出究竟有沒有給孩子們帶來額外的壓力?對於凝凝和瑩瑩這樣喜歡唱歌跳舞的小姑娘,她們樂在其中,但對於天生愛玩好動的男孩兒們來說,就有些難熬了。小學生劉帥的回答就非常乾脆:
學生:我們班有人蔘加,但我不想參加。寫作業時間變得更少了。
下午快五點,放學時間到了,學生家長在學校門口等着接孩子。記者採訪發現,多數家長支持孩子參加學校文體活動的,但也有不少家長建議,適量排練即可:
學生:保證時間有空餘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參與,也不能天天,比如每星期有個1、2天吧,這個也可以理解,但是天天也不行,畢竟上學還是主業嘛。
採訪中,有家長反映,很多培訓機構也將六一兒童節當成了免費打廣告的機會,孩子們自然變成了免費的勞動力:
家長:我見過學拉丁舞的,累的跟啥樣,學校連個水都不給,後面打的就是什麼拉丁舞學校,招生電話什麼都有,等於是給他們宣傳,感覺小孩很委屈,其實這些節目適可而止,要不然小孩太累。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孩子們的心裏,對這個一年一度的自己的節日其實是充滿了期待,期待放鬆、期待玩耍。
學生:我想去世紀歡樂園玩,媽媽沒時間帶我去。
學生:去外面玩一圈,青島!
學生:出去爬爬山!
安徽:
排練太累 多數孩子發病上醫院就診
5歲的晨晨是一名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五一”長假過後,幼兒園就開始準備“六一”的節目了,老師說孩子們“六一”表演節目,晨晨每天都得和小朋友們排練節目,回家後就抱怨說上幼兒園太累。
家長:上午、下午、中午都要練,唱歌,跳舞,還有團體操,還有臺操,大太陽多了累,都想回家睡覺。
晨晨是男孩子,對錶演並不擅長,老師讓他上臺唱歌、跳舞增加了他的心理壓力,加上頻繁單一的排練,讓晨晨很厭倦,現在,晨晨對“六一”已不再像從前那樣期待了。遭遇排練之累的並不只晨晨一人,記者在淮南市各醫院兒科瞭解到,最近幾天來就診的孩子非常多,多是上呼吸道感染、發燒、拉肚子的。據醫生介紹,這種情況主要是夏天天氣炎熱乾燥造成的,不過孩子們頻繁排練導致勞累也是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孩子們眼裏,“六一”演節目是他們的頭等大事,這無疑讓他們心累身累。
根據一份網上的調查顯示,對於"您贊成學校舉辦慶六一大型文藝匯演嗎"的調查,37.29%的家長選擇了“無所謂,關鍵要看孩子的意願”的態度,而有48.02%表示不贊成,另有14.69%的被調查者表示贊成,認爲“能增加節日的氣氛,讓孩子自娛自樂”。
一些家長告訴記者,對六一學生匯演的事情不能一刀切,“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相信學校的初衷也是想讓學生獲得快樂,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忽視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其實,增加一些親自互動等遊戲,或者領孩子們親近一下大自然也是更好的選擇。
家長:每年一到“六一”看到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彩排、訓練,孩子回到家喊累,天氣越來越熱,我們大人自己都越覺非常辛苦,何況小孩子呢。我想,這樣小孩過六一兒童節已經失去了意義,小孩子還是應該過一個輕鬆快樂,沒有負擔的六一兒童節。
山東:
家長抱怨孩子沒時間玩 建議改變模式
在山東淄博一所小學門口,正在等待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三五成羣聚在樹蔭下,記者注意到有不少孩子下課鈴聲響起不久便高高興興的揹着書包跑出校門,可還有不少孩子卻來到操場整齊劃一開始訓練,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孩子上五年級,爲了慶祝六一兒童節,年級搞匯演,從上週開始就每天下午放學後抽出半小時進行訓練,家長無奈也只能陪着。
家長:我覺得安排的不大合理,六一兒童節應該把歡樂留給孩子。你說現在六一兒童節,光每天表演節目,真是費力不討好。往年這個時候,我孩子就老師帶着開始彩排,這五月天也挺夠受的,家長在外頭還受不了呢,孩子在那也挺累,晚上來家基本上吃口飯就睡覺了,早上還起不來呢。我覺得應該改變改變模式了。
不僅是家長不樂意,更感到委屈的還有這些節日的小主人們。採訪中很多孩子表示理想的六一兒童節狀態就是敞開了玩,沒有作業,不用上課,甚至都不希望老師領着玩,而事實上爲了六一兒童節,他們不得不將平時玩的時間挪出來用到排練上。
學生:以前都是老師排練過的,演一遍的就覺得沒意思,其他班級表演很好看,但是覺得不太有趣。
把兒童節還給孩子,如今在很多學校也意識到這一點,兒童節千篇一律的彙報演出、文藝表演的模式也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在淄博市另一所小學記者注意到,今年學校六一兒童聯歡活動改爲了自選式。
學校老師:今年我們就改變思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之下,讓全校的孩子儘可能多的參與進來,我們設置了水果拼盤,涼菜小製作,卡拉OK,環保時裝表演,挑戰吉尼斯。這一些項目的設置都是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來設置的,可以過一個自主的快樂的兒童節,很多學生的製作都是和學校當中教學的科技相結合。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大量的參與進來,二來可以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就是避免通過一邊一邊的排演,學生都不怎麼感興趣了。
嘉賓點評:
中國之聲觀察員葉閃:現在我們過六一節,都有文藝會演,所以六一節既是孩子節日,也是音樂老師、舞蹈老師、美術老師的節日,他們也指望這一天能出成績。爲什麼那個年代很好玩?是因爲那個年代好玩的不多。現在有iPad上網什麼的,文藝會演當然就不好玩了。如果不改這個模式沒有用,怎麼改?我覺得可以引入國外學校的那種社團制,在老師的監督指導下讓孩子自己整。愛組織,愛唱歌跳舞,那你那天就去會演,不太愛動的就去幹點別的。不是說讓孩子自己選擇,所謂自我選擇就變成什麼都不管,那樣是不行的,必須變成一個社團制。孩子自己選擇就有動力,有付出,也就有快樂了。
中國之聲觀察員王健:我覺得形式的東西並不是一味的都不好,一些節日就需要形式化的東西,舉個例子,我們看過每年的感恩節美國、紐約都要大遊行,裝上各式各樣的衣服,也成爲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節日。關鍵是喜歡,讓社團自己去組織是一個特別好的創意,但是這個創意要實現,還得在平時給孩子們減負,你不能到了平時六一兒童節臨時組織社團。首先平時得有活動的空間,平時就能不斷的去鍛鍊自己,到這個時候才能拿出一個像樣的東西讓大家看一看,甚至自娛自樂都可以。但是就目前的課業負擔來講,我覺得還是確確實實是一個問題,如果平時的課業負擔減下來了,我還是這句話,六一就是逼着你搞一個文藝會演,我想孩子們也不會太膩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