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每10個天津學生裏,就有兩個小胖墩。昨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今年本市學生與營養相關的三個關鍵詞是營養不良、肥胖和貧血。當天上午,在土城小學營養日宣傳活動現場,營養專家告訴記者,監測數據顯示,本市學生營養不良率爲13.40%,肥胖率爲20.61%,貧血率爲9.42%。肥胖並不代表孩子營養充裕,甚至還有出現貧血的可能,這個結論讓很多家長感到驚訝。
兩個小學生的一日三餐
胖的瘦的吃得都不健康
就學生一日三餐的內容,本報隨機採訪,並記錄下10歲瘦女孩張子銘(127釐米高、22公斤重)和6歲胖男孩王濤(130釐米高、36公斤重)昨天一日三餐的內容。
女孩:早餐小半塊奶油蛋糕、一盒早餐奶。帶到學校一支脆脆鯊和一個蘋果;午餐爲學校配餐,有紅燒獅子頭和粉絲冬瓜,主食是米飯,湯是綠豆湯。由於家長感覺孩子一天都是“對付着吃”,晚餐做得很豐盛,有涼拌金針菇、肉絲炒蒜薹、糖醋排骨、米飯和菠菜湯。但是孩子晚餐吃得很少,而且只吃肉,幾乎不碰蔬菜,帶走的蘋果也剩了回來。接孩子放學時,姥姥給孩子帶了一袋海苔,孩子吃完又在路上吃了一個可愛多,到家之後還吃了一小塊西瓜。
男孩:早餐大餅夾兩個雞蛋、一杯豆漿;午餐爲學校訂餐,有南瓜餅、木須肉和炒土豆絲,主食是米飯,湯爲雞蛋紫菜湯。回家路上,奶奶帶他吃了一個炸雞腿,回家又吃了海苔、幾片奧利奧、一個蘋果和一些牛肉乾。晚餐同樣非常豐盛,但孩子只吃了紅燒肉、米飯和煮玉米,媽媽下晚班回家時,給孩子帶了個漢堡包,孩子當零食也給吃了。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江國虹說,近年來膳食不均衡,運動量較少以及早餐就合、晚餐豐盛的“三餐倒置”,都是讓學生營養不達標的主要因素。即使孩子體型胖、吃得多,也可能因爲動物性食品和零食攝入過多,導致微量元素缺乏。此外,由於米飯、粗糧等穀物攝入過少,鐵元素吸收不佳,使得孩子在長得不瘦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貧血。
肥胖貧血加上營養不良
“壞數據”正在逐年上升
據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覆蓋全市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顯示,本市學生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2012年肥胖率爲20.61%,小學高於中學;學生營養不良率仍處於較高水平,2012年爲13.40%,中學高於小學;貧血率爲9.42%,城市小學生貧血率最高,達到13.47%。“目前本市中小學生面臨着營養不良與超重肥胖的雙重營養問題,營養不良既包括營養缺乏,也包括營養過剩。”江主任解釋說,“簡而言之是‘小學生胖得多,中學生營養差’。”
家長看看:怎麼吃健康
第一中心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呂莉、閻連慶指出,想要孩子營養均衡全面,家長最好做到“四要”:一要改變餐桌上缺少蔬菜、缺少主食的飲食結構,食物要多樣;二要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不能盲目節食,少吃或不吃垃圾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飲料;三要在準備飯菜時,本着清淡少鹽的原則處理;四要每天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接受一定量的紫外線照射,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保證骨骼的健康發育。(記者從竹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