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中考體育所起到的提高體育課地位的作用一時難以被取代,但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不能單純指望考試來引導。只有體育迴歸快樂的本質,學生才能從中得到樂趣;只有對體育產生興趣,學生才能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5月,NBA(美國男籃職業聯賽)季後賽、亞冠聯賽、世乒賽單項賽、中超聯賽等賽事“好戲連臺”,吸引了不少體育愛好者的“眼球”。這些賽事固然精彩,但對許多家長來說,卻遠不及另一項全國性“賽事”讓他們牽腸掛肚,那就是中考體育。
現在,體育成績一般會被計入中考總成績。雖然中考體育的總分並不高,佔總成績的比重也不大,但俗話說“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中考體育的一分之差,往往能夠決定一個學生能否升入重點高中。家長因擔心孩子前途而爲中考體育着急也就不足爲怪了。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應試教育思維仍很嚴重,體育課往往可有可無;而缺乏體育鍛煉則是導致我國學生體質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中考體育,本意是通過考試的“倒逼”作用,爲學生贏得更多鍛鍊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和增強身體素質。
但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中考體育也漸漸走入了應試的怪圈。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往往是中考考什麼,就要求學生練什麼。短期內,在中考體育“指揮棒”的調動下,學生的體質會有一定提升;但從長遠看,爲應付考試而進行枯燥的鍛鍊,並不能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也難以讓學生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中考體育所起到的提高體育課地位的作用一時難以被取代,但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不能單純指望考試來引導。學校和家長應該把眼光從中考體育身上挪開,把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精彩激烈的體育比賽還給學生。只有體育迴歸快樂的本質,學生才能從中得到樂趣;只有對體育產生興趣,學生才能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近些年,隨着“陽光體育”等活動的推廣、“每天鍛鍊一小時”等理念的普及,學校和社會的體育環境也在向着好的方向轉變。期待有一天,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是因爲習慣,而不是因爲考試;更期待有一天,學生因運動而身體強壯,而中考不再有體育這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