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皇帝不急太監急,大家都知道這個民間的精彩典故。之所以又把這句滿是宮廷色彩的俗語折騰出來,就是因爲當下現代社會的行業社團組織又扮演着太監的角色,爲“皇帝”操心了。
這個組織就是中國烹飪協會,中國烹飪協會日前在京召開餐飲業“反對鋪張浪費倡導文明節儉就餐”研討會,向全國餐飲行業發出倡議:倡導文明餐飲,反對鋪張浪費。這是烹飪協會繼2006年之後再次發出相同主題的倡議。
聽着這樣的倡議,我突然想到馬三立老先生的相聲《逗你玩》,中國烹飪協會的願望真美好,可這是不是有點兒拎着水桶上戲臺——亂打傢伙什了?餐桌上的鋪張浪費該操心的不操心,不該操心的反倒操心了,這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在餐飲行業上演的現代版嗎。
餐桌上花天酒地、暴殄天物花的大多是公款,公款不歸中國烹飪協會管,有資格花公款的人也不歸中國烹飪協會教育,大到大酒店,小到小煎餅鋪子與中國烹飪協會也沒有丁點兒的隸屬關係。中國烹飪協會與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的粘連程度能像皇帝與太監那樣完全徹底嗎?所以,太監急了,還有急的責任,烹飪協會急了,連急的名分都沒有。
大酒店做餐飲,就要做出山珍海味,滿漢全席,做的檔次越高,評上的星級越高,才能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如果進來的客人都點煎餅果子,我支個地攤不就結了,幹嗎投入巨資建造大酒店。五星級大酒店請一個頭廚一個月就數萬元,大酒店要是真心希望前來消費的個個都精打細算,省吃儉用,那就是腦袋瓜子被大馬勺拍過——弱智了。
如今誰都知道,中國的餐飲業能做得風生水起,氣象萬千,如火如荼,長盛不衰,其首功當屬公款消費。公款雖說姓公,但你要花兩千元買個金戒指送給領導你就是行賄,可你花了一萬元請領導吃飯,就算接待。行賄是犯法,接待是公務,雖說花的都是公款,可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這鴨頭的頭上沒有桂花油。
國人的這個行爲有點意思,不在乎你糟蹋了多少公款,而在意你以什麼名義糟蹋,名正則言順。爲啥吃了喝了就行,買珠寶首飾送禮就不行?這是因爲酒桌面前大家都能平等地使用一雙筷子,都有一張嘴,製造出的是胃口面前人人有份的機遇。能聚團兒吃飯的人北方民間有夥計之稱,是哥們兒鐵的象徵,關係不好,桌上不聚。到了現代社會,酒桌就成了禮節與禮儀舞臺了,吃的意義已經不大,是在通過酒桌文化展演人的社會符號與等級關係,滿足人的等級虛榮,人們藉着酒的興奮,把會議室裏無法表達的心聲再次吐吐“真言”。酒桌上的佳餚不是食物,成了驗證主人尊重嘉賓的一張試紙了。既然這是酒桌文化約定俗成的潛規則,擺闊就不用別人操心了,只要你手中有公權,賬上有公款,吃吃喝喝又不算腐敗,簽單誰不會,花的不是我的錢,我是不會心疼的。
如果這次的狠剎吃喝鋪張之風,又成了中國烹飪協會首先帶頭向沒有公款吃喝的餐飲行業發倡議,那不就成了“皇帝不急太監急”在中國餐飲業的一次現代版“逗你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