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每到週末,開車去文化中心都很費勁。”昨天下午,市民張女士開車去文化中心,光是排隊進停車場就等了半個多小時。據悉,隨着未來地鐵5、6號線以及Z1線的開通,市民再去文化中心,搭乘地鐵可以直通文化中心,省時省力又省錢。
現場文化中心週末停車難
昨天是週日,市民張女士全家開車去文化中心遊玩,剛從廣東路開到樂園道,就被堵在了路中央,前面都是等待進地下停車場的車。無奈之下,張女士只能讓老公帶着孩子先下車走進文化中心,然後自己慢慢排隊,最後等了30多分鐘,張女士才把車停進地下停車場裏。“以前我中午來過,沒什麼人,沒想到週末人這麼多,以後要是地鐵通了,我們肯定坐地鐵過來了。”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文化中心地鐵站採訪時看到,在樂園道友誼路往廣東路方向,車輛已經堵到了越秀路,除了有等紅燈的車輛外,大部分車輛都是想駛入文化中心地下停車場。“雖然路邊畫有停車線,但一小時收費8元,文化中心地下停車場免費而且涼快,因此寧可多等會兒,也要把車停到地下去。”一名正在排隊的市民劉先生表示。
進展6號線直通文化中心
地鐵6號線的施工位置位於樂園道與黃埔南路交口,在施工擋板內,兩臺成槽機和兩臺履帶吊車正在不停地工作中,“目前進行的是維護結構施工,預計在今年7月底完成。”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地鐵6號線文化中心站緊鄰已建成的文化中心,與其最近處僅1.9米,而且車站周邊管線衆多,交通流量大,再加上基坑開挖深度大,本市地下水豐富且水位較高等不利因素,使車站施工難度相對較高。
根據規劃,地鐵6號線文化中心站爲地下三層結構,總長168米。地面上共設4個出入口,其中A、B兩個出入口位於樂園道南側,C、D兩個出入口位於樂園道北側。雖然站臺距離文化中心還有一段距離,但今後市民如果搭乘地鐵6號線去文化中心,從A、B兩個口出來後,可以直接穿過地下100多米的通道,步行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文化中心站建成後,將極大方便百姓參觀、遊覽。
難點首現上下重疊隧道
“地鐵6號線的施工可以說是超長距離盾構施工,區間長度超過1200米的有10個,其中超過1500米的5個,最長的爲2195.25米。”地鐵集團總工程師朱敢平介紹說,6號線車站的基坑普遍較深,其中兩層的車站有36座,三層的車站有11座,基坑深度超過20米的車站有16座,環湖西路站、賓館西路站和文化中心站基坑深度達到26至27.8米,基坑施工難度大。對此,地鐵集團邀請了本市及國內的相關專家對設計及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包括鋼筋籠吊裝方案、地連牆施工方案、基坑支護方案、降水方案、監測方案等,確保方案科學、合理、可行,保證施工安全。
由於地鐵5、6號線組成閉合環狀,其中5、6號線自身換乘車站有4座,在隧道挖掘中,採用了上下重疊隧道施工,對天津地區鬆散地層下盾構施工也是新的挑戰。比如環湖西路站和賓館西路站都爲三層同臺換乘車站,在環湖西路站至賓館西路站區間內6號線爲上下重疊隧道,5號線在此區間上下線交疊換位,線路相距較近,最小距離僅3米。而5號線線路由靖江路站出站後,線路由水平漸變爲重疊區間經東風立交橋一側進入程林莊道站、津塘路站,再漸變爲水平進入大直沽西路站。這些都是天津地鐵建設歷史上首次出現上下重疊隧道。(記者李文博)